|返回日志列表
1123088 2010年03月11日 22:30 阅读(loading...) 评论(0) 分类:个人日记
关于黄舒骏的题外话(3)
黄舒骏1966年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正常的成长环境却让他不平凡地生长,成为不同形态 的公众人物。
高二那年,黄舒骏是学生会主席,毕业后,曾出任过十日谈有限公司负责人,并为电影《金枝玉叶》配乐。以 后,曾为黄莺莺、邝美云、 吴倩莲、BEYOND、伊能静、陶晶莹等众多艺人做过个人专辑。
《马不停蹄地忧伤》发行后,这个孤独的非主流的歌手,同张洪量、陈升、郑智化,一并被称为“台湾四大怪 杰”。 并不是所有的歌手在人们的心中都能留下深深的印迹,黄舒骏创造的是一种生命中欢欣和悲伤的过程,可以在连绵 不绝的歌词中,创造出结结实的生活状态。其中,或有流浪、孤单充满痛苦的岁月,或有横跨80年台湾沧桑历史 的人生,后者则更加偏近于史诗的写法。又或者是一张摆在你面前的脸,时而面无表情,时而凄迷。
可能总会有人发问,为什么黄舒骏的歌词总是那么长,他不怕听者们累吗?和早些年的作品相比,7分多钟的 《改变一九九五》、《恋爱症候群》运用了大量的文字,来讲一段岁月,一种心情。
黄舒骏本人对此并不在意,毕竟只要一种思想萌芽,善于描写生活的他,必定是要说个明白。很佩服这个歌手 ,写出那么多动人的歌名、歌词,而在作曲和作词二者之间,黄舒骏本人也承认作词更能够表达自己 。
宝岛台湾出了很多人文歌手,早年的陈升几张专辑之后,只在近年又出了一张《思念人之屋》就再无动静,而 齐豫更是如同古人的惜墨如金,经过等待,每次推出的新专辑,又那么的让人为之沉醉,不管是英文还是中文,音 乐永远都超越了文字表面的叙述,空灵般的哼唱更加深得人心。
近年来的人文歌手类似伍佰,从吴智霖到伍佰,从《浪人情歌》直到现在,加入了更多的生活化的歌词和曲调 ,能够在盛名之下依然沿袭自己一贯坚持的风格。而人气串升的周杰伦,在人文的基础上又成为电子声乐的代表, 每曲歌连合声都由自己制作,
nike air max store,更多洋溢了自己的才气。
翻看黄舒骏,我们也不难发现每次他推出的新歌,
timberland for women,也都是词曲全包。所以,如果你认为黄舒骏歌曲的旋律不流行,曲子不好听,那么至少他的歌词特别值得记住。 就好像在翻看一本书,你会发现,这个男人的内心世界很丰富。
口琴的伴奏,勾起了童年的岁月,懵懂的感情,谈不上爱恋,却是永远的伤感。而《鹿港小镇》等等,无论是 从歌词的意境和旋律的把握,不能不说这些已经可以让他和罗大佑站在同一位置。
“恋爱是一种病态一种变态。”在“何德何能”新专辑里,这首《恋爱症候群》虽然不比《改变一九九五》那 样横跨时空,用太多的事情拨起你怀旧的心弦,
“心里想的只有爱你爱你,不管米缸里有没有米。”“女人开始改变发型,男人开始练习哑铃” 大段大段的文字,只是生活的写照,而他眼中的生活可能就是你心中的生活,因为你还没来得及实现或者体验,而 他已经清弹吉他,微笑诉说。
日历一直平静地翻到2001年的9月,这一年黄舒骏想来很郁闷,拍了一半的《未央歌》因故停机,终于, 在乐坛沉寂了将近两年的黄舒骏重新回到人们的视线。这一次,他带来的是一张名叫《改变1995》的自选集, 这是黄献给自己的挚友、因车祸去逝的杨敏德的音乐山水,其中除了5首是新创作的,其余均是旧作,收录了包括 《马不停蹄的忧伤》、《雁渡寒潭》、《未央歌》等在内的经典曲目,差不多是黄舒骏对自己过往13年音乐历程 的一次回眸。
时光催人老,13年的光阴也就这么过去了,当年那个公然宣称要挑战罗大佑的青年已过而立,而今看着罗大 佑在媒体和歌迷追逐下四处疯狂走穴,黄舒骏平静地戴上墨镜,镜片背后的他讳莫如深地一脸沉默。
时过境迁,灰飞烟灭;斗转星移,物是人非。
在我落寞的岁月里,你如此颤动着我的心灵,不管是梦中还是清醒,
moncler women,不管是黑色还是黎明,只是爱你爱你爱你,多么幸福。多么快乐的结尾,虽然爱情看清楚了,原是那样病着的状 态,黄舒骏本人还是喜欢有人能够真正触碰到他的心灵,毕竟那是一种幸福的享受,不管在何种年代 。
三分走人!
关于罗大佑的题外话(1)
跟张雨生、陈升、黄舒骏一样,一个好的音乐人应该具有作家的情怀和功力,这样,他的字里行间才能充满张 力和智慧。
请看罗大佑执笔的《未来的主人翁》文案。
真正受过伤的人,才知道疤痕也有生命;真正为大众创作过的人,才知道那是如何难以攀登的山岭;真正爱过 、关怀过的人,才知道什么样的管道通往人性,才终于会了解他们自己原来也逃离不了哪个摆布他的命运。
久违了,朋友,虽然我知道自己做得不够好,但起码我知道我进步在哪里,因为我清楚我有没有尽力去做,所 以我依然不会塞一首不疼不痒的歌在你手里,你会了解的,而我也知道下一步我要怎么做,起码我还是诚实的。
至于那些用纯粹他们个人想要的看法来塑造我,然后传播给大众的媒体兴趣者,或是爬到高不可攀的角度来审 阅批判我的作品的人,我是永远不会对他们提出任何解释的。因为,我太清楚他们能付出多少、做出多少成绩。而 我有几两、他们有几斤,天平在你手里,只有你有资格去评,
discount the north face coat!
酱缸里传来一股文阴阴的浓重酸气,我们没有时间去理会它了。该走的路还很长、很坎坷,这个世界仍然大得 我们看不清楚我们最近的地平线。开阔我们的心胸视野吧!让我们一起努力,让后来的人更好走,否则,三十年风 水再转以后,我们可别再听到我们曾经抬头问的那一句话:“这一大段时间,你们到底在干什么?”
那时候的罗大佑有点柏杨的深沉,李敖的冷僻。
14 罗大佑 未来的主人翁 滚石唱片 1983
专辑曲目
01.诞生
02.亚细亚的孤儿
03.现象七十二变
04.牧童
05.未来的主人翁
06.青春舞曲
07.爱的箴言
08.小妹
09.盲聋
10.稻草人
在罗大佑众多的专辑中挑选一张来推荐无意是非常让人为难的,
就如同在金陵十二钗中挑选一个女人做老婆,
怎么选都是遗憾,怎么挑都会后悔。
我还是按照我先入为主的观点选了这张,当然是精品,
罗大佑的那张专辑不是精品呢?
本专辑自然是上一张《之乎者也》的延续,同时呈现出了更完整的创作概念及思考后成熟一致的风格,罗大佑 藉由对特定对象的描写,反映出一幕幕经过敏锐观察剖析后的台湾社会。在音乐方面,罗大佑担任了大部分的编配 工作(上张专辑多由日本人担任),并尝试在音乐中加入民族乐器的运用。此外,罗大佑不凡的词曲驾驭能力在专 辑中亦随处可见。
第一张专辑《之乎者也》的巨大成功,给人们带来了关于罗大佑的巨大的争议与企盼,当然同时也给了罗大佑 巨大的压力。
《未来的主人翁》无论从哪个方面看,都堪称国语乐坛的经典之作,因为罗大佑已经完成了对自己的完善与超 越――他用文字宣扬理想,激越之中还渗入了挫折和压抑,令人热血沸腾,也顿然再思。
《未来的主人翁》也称得上是一篇醒世恒言,在这张专辑中,罗大佑着力描画人心灵深处的情欲纠结、探讨生 命的终极意义,弥散着抑郁苍凉的情绪,充满了大时代之下冷静而无望的无力感。
那时候的罗大佑无疑是酷的代名词,黑裳墨镜长发,一脸冷漠、一腔烈火,罗大佑是华语音乐的骄傲,是中国 人的醒悟,也是他个人音乐的灵魂。
1983年的罗大佑正面临事业、友情、社会的种种动荡,但他采取了比以往更激进的姿态,用血腥的呐喊向 黑暗的社会挑战,用音乐为自己、也为世人留下了一份永恒的留恋。
《亚细亚的孤儿》是写给全体台湾人乃至全球华人的歌。
黄色的脸上有红色的淤泥,黑色的眼珠有白色的恐惧,西风在东方唱着悲伤的歌。
曲中隐喻的一切所引起的震动早已经超越表面的政治含义,达到了民族性的高度。
《现象七十二变》兼具了深刻、简洁、好听与痛快,幽默的词句中隐含着深刻的反思。
同样是宏篇巨制的《未来的主人翁》有深沉的歌词境界和大气的感伤,令人顿时蔑视世上一切琐碎的不如意, 把沸腾在地底的岩浆化为飞扬的火山。
这三首经典作品已经足够令专辑不朽,不少神来之笔更是意外惊喜,
《盲聋》极好地展示了罗大佑处理诗性语言的能力,“铜板的正面说这世界是清晨/铜板的反面说这世界是黄昏”,这首歌完全能够称得上是一首喻世长诗。
《稻草人》让人们见识了罗大佑在还没有MIDI面世的年代超凡的编曲才华,歌曲的音场丰富、复杂、深邃 、张力十足,并且这首歌也是罗大佑唱得最为精彩的歌曲之一。
《爱的箴言》一架钢琴自弹自唱所营造的空间感十分强烈,经过潘越云柔情无限的演绎,更加触 及心底。
《未来的主人翁》这张专辑里的音乐与文化含量相较《之乎者也》更为复杂、深沉、厚重。
其中的《亚细亚的孤儿》、《现象七十二变》和《未来的主人翁》这三首作品是分别献给台湾的历史、现状与 未来的(《亚细亚的孤儿》甚至被收录进了年度前卫诗选中),
它们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流行音乐的藩篱,对大时代造成了难以估量的影响――就算仅凭这三首华语流行乐 史上的史诗性宏篇巨作,也完全可以使这张专辑彪炳史册。
《未来的主人翁》这张专辑在一定意义上已经超出了音乐的范畴,在不知不觉之间已经深入了无数人的思想意 识,改变了许多人的思考方式,并且对整个大时代都造成了相当的影响。罗大佑这位对华语流行音乐的发展影响至 深的音乐家,对华人世界的影响又不止是音乐而已,他的作品所清晰地呈现出的深刻的社会意义与人文气度,在某 种程度上仿佛推开了一扇古老与传统的门,使得我们在音乐之外,能够开眼而见更为辽阔与博大的世 界。
罗大佑“黑色时期”的作品最能展现出他的不羁愤怒与青春激情,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张《未来的主人翁》专 辑也是罗大佑的唱片中一张近乎不可能被超越的经典之作,为时值巅峰时期的罗大佑留下了完整的纪录,他的四溢 的才情与深刻的思想,都在最大可能的限度之内,得到了最酣畅淋漓的发挥和体现。
楼主好精力呀
使劲写,我出去逛下这个城市哈
关于黄舒骏的题外话(1)
雁渡寒潭文案:
他还想唱什么呢?除了日升日落,春夏秋冬,怎堪生命浩瀚与卑微的煎熬,唯一真实的,是连我们都说不清楚 的感情和音乐,听他的歌也好,唱他的歌也罢!感谢他与我们自己。
我的纠结已深,我想告诉别人。多少人从眼前来去,多少事由眼帘掠过。雁来了,我心实现;雁去了,我心乍 空。期待一个真实的情绪,让雁子飞下来,而我不再是一池寒潭。
黄舒骏的个性非常鲜明。但是我们真正被打动的理由决不会仅仅是理智的感悟,更是声音里的情绪──生命虚 幻如一场醉舞,死亡冷凝成一缕回忆,青春是无边的热情和无穷的苦闷,时间是令人心惊的照妖镜, 对每个人来说都一样。
岁月是一个沉重的试验,青春是一段探险的历程,生命是一场华美的轮回。并不是每一位歌手都能在人的生命 中留下清晰的痕迹的,大多数都面目模糊,流行一阵之后变成隐约的灰尘。黄舒骏不一样,他是那个能在记忆中占 据一席之地的人。 重要的当然不是他"挑战罗大佑"的壮语,罗大佑正在渐渐变成历史,且不同的人之间永远没有可比性。重要的是 黄舒骏有过很多美丽的、忧伤的、苦闷的、睿智的词句,那些语言的精华同轻轻淡淡的旋律一起,带给人无限遐想 的余地和豁然的顿悟。
听黄舒骏得到的不是惊心动魄的冲击,而是很个性的清醒、很敏锐的冷静和很忧伤的轮回,是心灵的历练与感 触。他那有点自负又有点宿命的世界观也容易引起共鸣。
在最苦闷的青春里,他曾是一缕清风。在最困惑的青春里,他曾是一颗明星。
新世纪初,黄舒骏结束了他长达六年的列国之行,带着对逝去年华的些许感伤,对良师挚友的无尽缅怀,和对 人生现实的独到领悟,再一次回到我们中间,回到热爱他的人们身边,回到这个被他称为“只有流行没有音乐”的 流行乐坛。很多人可能没有听过他的歌,更多的人不知道他的名字,但是这并不妨碍他成为黄莺莺、伊能静、范小 萱、邝美云、王菲、陈明真、Beyond和辛晓琪的制作人,他注定不会像天皇巨星那样叱咤一时,像偶像小生 那样倾国倾城,却可以年纪轻轻就获得金马最佳电影音乐,连续两年摘走亚洲最佳MTV电视音乐奖,不到30岁 就被人尊称为黑色幽默大师;在流行音乐的圣殿里与罗大佑、李宗盛一起被誉为“音乐教父,当然,只要他的年纪 足够老。
第一次听黄舒骏的时候只有12岁,是那首“爱你爱你爱你爱你”唱到令人心醉的《恋爱症后群》。当时和绝 大多数人的感觉一样――好长的歌(大约7分多钟吧),戏谑的歌词,独特的旋律,让人牢牢记住了这个略带金属 质感的男中音。后来才知道其实黄舒骏在1988年就出山了,90年代初正是他的全盛时期,也是整个华语乐坛 的黄金岁月。
在那个星光夺目的时代,我们有如日中天的四大天王,红极一时的叶倩文,纯真感人的孟庭苇,沧桑孤寂的王 杰,宝刀未老的哥哥和阿伦,才艺俱佳的陈慧娴,还有尚未蜕变的王靖雯。然而时至今日,所有的光荣与梦想都已 褪去,只留下矫柔造作的音符、光怪陆离的旋律以及俗不可耐的作秀冲击我们的耳膜和视网膜。唯一值得庆幸的是 ,我们还有李宗盛,还有陈佳明,还有齐豫,还有――黄舒骏。
黄舒骏出的专辑不多,甚至扳着手指都数的过来:《马不停蹄的忧伤》(1988)、《雁渡寒潭》(198 9)、《未来的街头》(1990)、《何德何能》(1992)、《山盟海誓》(1992)、《我是谁》(1 994)、《未央歌精选》(1995),《为你疯狂》(1995)、《两岸》(1998),1999、20 00年分别出了两张精选集,2001年出版《改变1995》。
14年的积淀可能还比不上某些歌手一个五年计划的产量。黄舒骏是孤独的,在许多音乐网站打入这三个字, 得到的往往是“对不起,没有匹配的查询结果”,即使在“九天音乐”这样权威的综合网站,黄舒骏名下的歌曲点 击率也远远不如某些“流星”歌手。然而他又是幸运的,同样是在“九天”,为数极少却又字字珠玑的网友评论和 打分足以让人对其肃然起敬外加无限仰慕。
很多人听黄舒骏的歌只是单纯地觉得有趣,认为他充其量不过是一个哗众取宠、冷嘲热讽的愤怒青年,甚至肤 浅地把他和李春波与雪村这两个拙劣的模仿者相提并论,而严重忽视了黄舒骏歌曲中隽永深刻的人文 内涵。
始终觉得黄舒骏与李宗盛、罗大佑、林夕不同――他首先是一个出色的作词这,其次才是一个杰出的作曲家。 他的歌,
timberland men custom boots,是极少数可以让人完全忽略歌曲旋律本身而沉醉于字里行间的作品(但这绝不是说黄舒骏的曲子不行)。黄舒骏 的词,不像林夕的那么小姿、矫情和婉约,也不像李宗盛、罗大佑那样的宏远、感性和充满追忆,他有一点点的尖 锐,尖锐到触动你灵魂深处自己都不曾注意甚至不愿注意的脆弱与虚伪,又有一点点的沧桑。沧桑到足以让你在短 短几分钟里风驰电掣闪过前世今生所有片段却来不及为它们扼腕唏嘘,更有一种意想不到的温暖,温暖的让你在夜 阑人静时像面对多年知己一样泪流满面。
不知道这样的比方对不对――林夕式的感动是从指尖升起,蔓延到全身;李宗盛式的感动是从心底漾起,扩散 到每个神经末梢;罗大佑式的感动是在脑海响起,共鸣到每个细胞。而黄舒骏式的感动,确切地说是感悟,从听到 的那一刻起,你就身陷其中,无法自主。
中国的哲人们说做人的最高境界是“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黄舒骏无疑做到了,而且做的极为漂亮。从 《雁渡寒潭》到《天使》,从《何德何能》到《改变1995》,他的睿智,他的狡黠,他的人性,一次又一次地 带给我们惊喜。他就像一个单纯的孩子,漫步在人生的长河畔,随手拾起一块石子,任性地击出层层涟漪。没有悲 天悯人,没有长吁短叹,没有矫柔造作,没有纷繁复杂,简单,深刻,独到,还有淡淡的忧伤,仅此 而已。
2001年,黄舒骏带着他的《改变1995》回来了。在这个只有躁动、浮华、偶像、自恋和浅薄庸俗的年 代,他仿佛一个与世隔绝的智者,永远站在偏僻的角落,低吟着自己的诗歌,静静地注视着冥冥众生,笑看云起, 笑看落花,笑看似水流年悄然老去。
我可爱的孩子们,等她们大到对我们这个年代充满好奇,一定让她们去听听《改变1995》;等她们大到对 《错误》这样美好的诗句产生热爱,一定让她们听听《马不停蹄的忧伤》;再等她们大到可以恋爱,一定让她听听 《恋爱征候群》。
我要让黄舒俊的音乐成为她的心灵鸡汤,不心灵老鸭煲。
马克。
关于罗大佑的题外话(1)
两个《未来的主人翁》,关于侯德健和罗大佑。
侯德健和罗大佑都有一首《未来的主人翁》,不能不说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并且,两首歌不光名字是相同的 ,连主题亦有相关之处。
那么两首歌谁先谁后呢?侯德健给我们设置了一个谜:罗的歌曲收录在同名专辑中,1983年出片,应该说 出版在先;侯的同名作出版在他来大陆的第二年即1984年,但他在写作日期中写道:1982年6月当儿子生 下来前一个月。 两首歌究竟谁先谁后,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我们而言,两首歌都是杰作,而且并不存在谁模 仿谁的问题。
《未来的主人翁》属于罗大佑最博大的歌曲之一,也是罗大佑最长的歌曲之一。当年上大学时,为了省钱很少 买原声带;而为了省带子,总是挑最好的歌拼着录,总是在一张空白带里塞进最多的歌。录罗大佑时,《未来的主 人翁》 放在倒数第二首,结果“飘来飘去”无情地“飘去”了我最后的七分多钟,磁带完了歌还没完,害得其时甚爱的《 亚细亚的孤儿》也没能录成。多少年后,让我心疼的不是《亚细亚的孤儿》,而是“飘来飘去”为什么当初没能录 全。现在听来,这个不断重复的段落不是太长而是尚短,在很多个夜里听着这首歌,真希望这句重复能永远飘荡下 去。
《未来的主人翁》以键盘起首,虚拟的电子风吹过,钢琴奏出庄严的前奏 ,随后,电吉他以警示的号角划亮夜空,三者布置出一个阔大的音场,同时也是布置了一个戏剧化的虚拟时空,然 后罗大佑出现了,一身黑衣,沉思着走在霓虹闪烁的城市街头: 你走过林立的高楼大厦穿过那些拥挤的人 望着一个现代化的都市泛起一片水银灯 突然想起了遥远的过去未曾实现的梦 曾经一度人们告诉你说你是未来的主人翁 在人潮汹涌的十字路口每个人在痴痴的等 每个人的眼睛都望着那象征命运的红绿灯 在红橙黄绿的世界里你这未来的主人翁 在每一张陌生的面孔里寻找儿时的光荣 歌曲首先展示的是一幅现代城市的图景,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城市的冷漠和异化,罗大佑摆出了要苦苦追索的神情, 然而歌曲急转而下的却是这样一段思考: 每一个今天来到世界的婴儿 张大了眼睛摸索着一个真心的关怀 每一个来到世界的生命在期待 因为我们改变的世界将是他们的未来 而下面所要展开的,才真正是罗大佑的正题,也是这首歌曲最震撼人心的部分。由城市的迷茫──儿时理想的失落 ──借景生情想到下面的一代,即便是在这样一首代表作品里,我们也能清楚地看出罗大佑作词的一贯毛病──文 字铺张,主题离散,和经常失之于批评的表面化。紧接着,罗大佑表现了对科学的存疑和批判,并代表下一代对现 实进行抗议,但是却始终都没能十分明确地对这个主题进行深化,相反,这个思考夹杂了其他的杂质──也可以说 是另外一些不失为深刻的思想碎片,如一代一代的最终就范(社会化)、对工业污 染的抗议、和回归自然的呼唤: 别以为我们的孩子太小他们什么都不懂 我听到无言的抗议在他们悄悄的睡梦中 我们不要一个被科学游戏污染的天空 我们不要被你们发明变成电脑儿童 有一天孩子们会告诉他们后代你们要守规矩 格言象玩具风筝在风里飘来飘去 当未来的世界充满了一些陌生的旋律 你或许会想起现在这首古老的歌曲 飘来飘去 就这么 飘来飘去…… 一句飘来飘去唱了整整不下五十遍,它为这首歌罩上了一层奇异的色彩─ ─好象是一首古老的预言,好象一首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老歌已经飘荡在二十一世纪的街头,在飘来飘去中同时传 出一个恶毒的预言家穿透时间的呼喊: 我们不要一个被科学游戏污染的天空 我们不要一个被现实生活超越的天空 我们不要一个越来越远模糊的水平线 我们不要一个越来越近沉默的春天 我们不要被你们发明变成电脑儿童 我们不要被你们忘怀变成钥匙儿童 我们需要阳光青草泥土开阔的蓝天 我们不要红色的污泥塑成红色的梦魇 五十遍飘来飘去展现了罗大佑渴望进入历史的冲动和自诩会载入历史的强烈自信,你听了不可能不感动。在罗大佑 写歌的历史上,他曾经不止一次地做出类似的预言,十几年前这样,十几年后他依然这样。因为他是 罗大佑,所以 他并未受到历史和听歌人的讥笑。
现在让我们看看另一个同样杰出的歌手的同样杰出的歌──侯德健的《 未来的主人翁》。
一把胡琴的幽思贯穿了整首歌曲平静的演唱,这使这首歌曲显得冷静而又悲悯,恍然从一脸肃容中隐约意会到 歌者隐藏着的一丝悲戚。
这首歌面向下一代,写了他们不可逃脱的社会化命运和不可能发生任何改变的平庸一面,而每 一代都是这样,无可奈何地抗拒然后无可奈何地拷贝着他上面的一代。
侯德健 经常能揭示人生的冷酷无情的方面,揭示人的命运的不可改变的方面,这首歌也是这样。在展露社会化的主题方面 ,我们看到侯德健进行得非常彻底。他是 平和的甚至有时是幽默的,在末段讽刺性的轻松一笑里我们却必须拼起生命的 全部力量来承接那过于沉重的泪水。
这就是侯德健的高明之处──举重若轻地击中人性的核心,落入人生的内部;而他的音乐也是既从容平淡又富 于开拓的──一支木吉他民谣风格的琶音,配上一把胡琴的中国五声旋律,简单而又富足 ,并且使一首谣曲实现了完完全全的脱胎换骨,我们从中听到了中国流行音乐 的自信自然和自由。
在表现对未来一代的关切特别是社会化这个主题上,还有黄舒骏的一曲《 单纯的孩子》,颇与侯德健同调。黄舒骏以他一贯的激情长叹地、一往情深地唱出,唱的是对长大的彻底抗拒、对 社会化的彻底反悔,在歌的末尾,黄舒骏以过来人的身份表达了对自己业已社会化的无限追悔,同时亦从反面说明 :拒绝社会化乃是一个一厢情愿的乌托邦。但听过之后,我们依然会为这个永远不会实现并大悖常理的空想感动, 因为这正是艺术的逻辑──颠覆的不是社会,而是我们的心灵;寻求的不是现实的实现,而仅仅是寄望于人类的良 心和梦想。
罗大佑和侯德健都是我尊敬的音乐人,能几乎同时听到他们的《未来的主人翁》是我们的一大幸 事。
不错,都是些经典的歌曲~~~~~~~~~~~
关于黄舒骏的题外话(2)
黄舒骏和罗大佑,
两个伟大的歌者,一对睿智的才子。
罗大佑说黄舒骏,词第一,曲第二,唱第三,甚为公允。
1988年,黄舒骏以处女之作《马不停蹄的忧伤》在台湾歌坛初露峥嵘时,他最为自诩的一首歌是《三代之 间》。《三代之间》的野心很大,黄舒骏寄望它能“结结实实地击倒罗大佑的《鹿港小镇》、《亚细亚的孤儿》、 《现像七十二变》”,成为流行乐中极少数可以进入史册的重量级作品。
罗大佑对这样的宣战不置可否,两个骄傲的音乐人各自埋头实践着自己的音乐理念,加之两人的音乐风格大相 径庭,于是我们从未看到过真正意义上的交锋,就象古龙笔下的西门吹雪与叶孤城一役那样,想象着如何惊心动魄 ,其实什么也不曾发生。
向罗大佑挑战 黄舒骏何德何能?
1992年9月台湾一本音乐杂志上有如此话语:好一个黄舒骏,何德何能,居然向罗大佑挑战。他究竟有什 么样的音乐天分?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人们开始注意黄舒骏和他的歌儿。
但黄舒骏一直有令我深为动容的地方,也是我认为罗大佑永远不能超越的地方。同是一件事,黄舒骏是不由自 主地这么做,而罗大伤是认为值得这么做,这就是黄罗二人最本质的区别。
换句话说,黄舒骏写那些歌,因为他自己被触动了,他情难自抑,不能自已,而罗大佑写那些歌,始终带有一 种文化上的机心。罗大信在批判,黄舒骏也在批判,其实黄可以不叫批判。一个眼光盯着外界,所以叫“批判社会 ”;一个一直感同身受,所以叫“批判人性”。
一个在整世界,一个在整自己;一个让别人受审,一个让自己受刑,却又小孩子气作出一副挖苦全人类的架式 ,声称自己写的都是“历史轮回”,更标榜自己是“看破红尘”,说“对现状的不满,罗大信仍在哭泣当中,所以 他‘痛诉’,而黄舒骏已擦干眼泪,所以能心平气和地‘讽刺’、‘嘲弄’”。其实哭泣着的是黄舒骏,他哪里又 能有像罗大佑那样的城府呢?在罗大佑面前,他充其量只是个童言无忌的孩子罢了。
关于黄、罗之分,不能说哪一种不好,只是我永远只能,对那种至真的性情脱帽致以我至深的敬意,虽然他有 时时有自作聪明、自以为是的坏毛病,虽然他总不能达到艺术的更高境界。让我们记住黄舒骏黄金一般的早期,并 为每一个人所不能留驻的少年情怀深深地追悼吧,在安魂曲中,虽然感受着痛苦,像《何德何能》所作的,两尺长 的歌页上印的全是苦歌,背后却写着四个大字:祝你幸福。
任重道远啊,楼主加油,要写完喔
16 黄舒骏 马不停蹄的忧伤 歌林唱片 1988
专辑曲目:
01.马不停蹄的忧伤
02.未央歌
03.夜半的猫
04.所谓今昔
05.忘年之交
06.听不懂的话
07.不要只因为他亲吻了你
08.给她的信
09.三代之间
10.天平座的女子
11.伤心小镇
12.She's out there somewhere
13.速食天堂
许多年后的今天,选秀舞台上出现了不少台湾音乐人的身影,竟然还有黄舒骏!依旧带着顽皮地 坏笑。
在老黄的《马不停蹄的忧伤》和《雁渡寒潭》徘徊了好久好久,终于决定两者都选入。
《马不停蹄的忧伤》,这张充满了创意的专辑,是黄舒骏出道前所有作品与音乐历程的积累。这肯定不是张“ 成熟”之作――我们可以发觉其中明显的学生气质,但是部分的青涩终没能掩盖黄舒骏个人的才华,反而更清楚地 描摹出属于他的真实。黄舒骏一贯的作品特色在第一张专辑里便已展露:优美的旋律、多样的曲风、占有绝对质量 的词;咏叹、抒情、反省、写实、讥讽、戏虐等手法都已夹杂着出现。就歌声来说他绝不是最出色的,但总能够和 自己的作品契合,并且形成个人的特殊唱腔。而它独树一帜的风格也兼顾到了市场性,因此一踏入乐坛便备受瞩目 。
值的一提的是这张专辑的内部文案:
我企图创作出流行乐坛中极少数可进入史册的极重要的作品,而能结结实实地击倒罗大佑的《鹿港小镇》、《 亚细亚的孤儿》《现象七十二变》,而我所求超越的,则是在国语歌坛上第一首以史诗的手法,如此壮阔地描写一 段横跨80年间台湾三代历史的沧桑。
毫无疑问,这无论对于黄舒骏自己还是中文流行乐坛都是值得记录的一张专辑。在这张词曲全部由自己包办的 专辑里,黄舒骏的音乐才华初现端倪,而加入了吉他和弦以及适量口琴的配乐也给当时的乐坛带来了一股清新之气 。更重要的,是这个内心深处无比骄傲的年轻人向罗大佑发出了掷地有声的挑战,这实在是一件极富象征意味的事 情。从那时起,“黄舒骏”成了我们谈论中文流行音乐时无法回避的名字。
在这张专辑里,他最为自诩的一首歌是《三代之间》。
《三代之间》的野心很大,黄舒骏寄望它能“结结实实地击倒罗大佑的《鹿港小镇》、《亚细亚的孤儿》、《 现像七十二变》”,成为流行乐中极少数可以进入史册的重量级作品。
其实黄舒骏错了,能够有本钱挑战罗大佑的,不是《三代之间》,而是《未央歌》、《听不懂的话》以及随后 出版的《你》、《恋爱症候群》、《未来的街头》等等等等一系列作品,对于听众来说,这些歌曲莫不像一声无法 化解的沉重的叹息,裹挟着每一个人都无法逃脱的人生悲喜。诚然,《三代之间》以534个字的篇幅,描写了横 跨八十年的台湾三代的历史沧桑,容量确实惊人;但歌曲不是文字的竞赛,它自有自己的一番天地。《三代之间》 从文字上写出了历史,却没从音乐上写出历史;在黄舒骏的一系列歌曲中,很遗憾,虽然它参差算得上国语歌坛第 一首史诗,却是乐境和心境都有失深厚的一首平平之作。
黄舒骏最好的歌却不是这样。就我个人的感受而言,黄舒骏最好的那些歌,每一首歌曲都是一声叹息,每一声 叹息都叩打着人生的问题。叹息既是这些歌曲艺术上的特征,也是这些歌曲精神上的特征。黄舒骏的唱也是叹息式 的,他把一种激情从心的很深很深的底层提起来,再把它接到心的很深很深的底层去。而从思想的实质上说,这些 歌曲几乎都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对人生的无情否定后的热情赞美”。
上面应为关于罗大佑的题外话(2)
关于唐晓诗的题外话
“我第一次见到唐晓诗,是在一个歌唱选拔的活动里。她的演唱立刻吸引了我的视线,她唱得并不比其他人好 ,声音也不独特,但她演唱时那种忘神的投入,给我很深的印象。”
这是李泰祥对他的学生――唐晓诗的初次印象。之后,几次深夜的电话,打动了李泰祥,于是他接受了一个毫 无音乐背景的平凡女孩,想经由她拉近群众与艺术的距离。经过相当时间的磨炼,唐晓诗以《蹈》获得了金韵奖的 最佳演唱奖,那年,她刚过二十。
说起李大师和唐晓诗的那段经历,很让人感慨天算不如人算,也映证了职场定理之一:人只要有恒心,机会就 在眼前,第一,唐晓诗的相貌平平,和钱怀琪甚至是李大师的另一位高足许景淳都没得比,第二,唐晓诗的唱功了 了,在李大师眼里她和和齐豫相比无异于是差之毫厘却有缪以千里之隔,但是当唐晓诗的个人第一张专辑录制过程 中,却哄得齐豫啊辛晓琪啊心甘情愿地为她打下手,津津有味地替她做起了和声。
唐晓诗在1980年参加金韵奖时,李泰祥是评委,当时唐晓诗的演唱给他印象很深,主要是他觉得这个小姑 娘太努力了,对演唱太热情了,于是在随后录制一曲广告歌的时候,李泰祥想起过她,面谈过一次,但是大师们的 时间是不够用了,他自己未必就真的记得住这件事,于是有一次半夜二点钟的时候,李泰祥被电话吵醒了,大师很 生气,他教训起人来是毫不留情的。
“你家公鸡都是这个时候叫吗?还让不让人睡”,
对方很平静地告诉他:“我是唐晓诗啊,你今天答应给我回话的,我一直等到现在还没见你回,就打过来了” ,
李大师迷糊中点点头:“哦,唐晓诗啊,我还要睡觉呢”,就撂下电话转头又睡,还一边嘀咕着:“唐晓诗又 是哪棵菜,愣是没记起来!”,
五点多的时候电话又响起来了,还没等到大师开口骂娘,对方已经说话了:“哎呀大师,我家的公鸡叫了哎! 所以我就马上打给你了”,电话那头的李泰祥愣在那里说不出话,他被这个女孩的执着和坚持所打动,从此暗下决 心,就为着她的这股劲,我李泰祥一定要将这块不起眼的石头打磨成美玉!
在所有女弟子中,李泰祥在唐晓诗身上下的功夫的确是最多的,一些最基本的乐理知识都亲自言传身教,而唐 晓诗的确很用心,任劳任怨,于是在1983年五月他们终于捧出了一张专辑:《告别/黄山》,李大师还亲自己和弟子合唱了几首曲子,用心良苦啊。
资讯太少,转载当时台湾媒体对唐晓诗的介绍。
1980年唐���李泰祥相逢於一�歌唱比�,
她�音�的投入和忘我,感�了大�,
而成���豫之後的第二位女弟 子。
期�除灌�有�出版品之外,亦和�豫、
��琪等人共同��多�[���展望]之作品�表�,
使大�的流行歌�呈�出更�多元且入世的�貌。
唐��的有�作品�不算多,
�是李泰祥作品中��重要的演�者之一。
�年她被喻�「歌����霄的女孩」,
�天俱�的嘹�嗓音穿透力十足,
但演�每首歌��又有著不同的��表情。
�年��分��:
1981於金�唱片所出版的《蹈》,���得金鼎�最佳演唱之殊�,
1984年於�石唱片所出版的《唐����》(告�/�山)、
1986年��景淳、��琪所共同灌�的合�《相遇》
1988年所出版的《上了你的�》。
�石唱片�期,也曾�����合�的演唱。
如《天天盛�的花》中的合唱曲<如果心中有�>、
《快�天堂》中的同名主�曲等。
首���《蹈》,��她和李泰祥的合作��。
��唱片不�得到台�70年度金鼎�的最佳唱片�作�,
唐��更以<寄�>一曲�得最佳演唱�。
而84年出版的《唐����》,流行���成份兼俱,
其中<告�>一曲�受���迎,而��唱片也成�唐��的�典代表作。
the other:
women moncle coats
我开始写回忆录里(www.urnotfish.com) - Qzone日志
南乡子 - Qzone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