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曹中铭
个人简介
一位农民的儿子,读书时曾经食不果腹,自此不再敢浪费一粒粮食.从未跨进向往的大学校门,也就没有令人羡慕 的学士、硕士、博士学位.2004年以前几乎没有上过网,更没有写过股市评论,后在朋友的鼓动下涉足这一领 域,才知其博大精深,更凸显自己的浅陋.本人也深知涂鸦之作写得非常平庸,好在勤奋尚存,孜孜不改,唯有不 懈地努力、努力、再努力hh
独立财经撰稿人.重视对政策面、时事热点的分析,为规范中国股市鼓与呼,关注中小投资者的苦与 乐.
特别声明: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注明)均属本人原创,未经本人同意,文章请勿转发、刊用、出版.
联系方式
本博荣获中金在线举办的"2010年度最受欢迎财经博客评选"财经博客百强
访问统计
· 访问总计:
· 今日访问:
· 文章总计:544
· 评论总计:43749
友情链接
默认分类
标签:无 阅读对象:所有人
据媒体报道,中国证监会已于本月初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普查"业绩变脸"IPO公司的保荐情形.监管部门要求各 保荐机构对保荐项目是否符合《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下称《办法》)第72条进行自查,并在5月 15日前报送自查结果.
去年下半年以来,市场对于券商的质疑之声不绝于耳.其一是某些券商所保荐的上市公司业绩变脸太快;其二是有 的券商保荐项目过会率太低;其三则是券商在研究报告中大打"太极".此次中国证监会普查"业绩变脸"公司, 显然是意识到券商保荐工作存在诸多问题,并引发了市场的广泛争议.
自2009年IPO重启以来,新股上市的频率明显加快.2006年至2008年三年间上市新股仅269家, 而2009年半年时间即挂牌98家,去年高达349家,今年1-4月份则达到了114家.每年挂牌的公司越多,所暴露出的问题也越多,如新股破发比例增高,业绩变脸公司增 多.
如果说新股破发更多的是市场因素的话(当然也包含发行制度方面的原因),那么其业绩快速变脸则纯粹是由于保 荐机构与保代方面的问题.保代未能做到勤勉尽责,保荐机构与发行人为了自身的利益同穿一条"裤子",在保荐 过程中,通过包装粉饰,大肆宣扬发行人的行业地位与成长性,继而骗取发审委的审核通过,最终"骗取"保荐费 用几乎已成行业的"潜规则".否则,那些业绩快速变脸公司又该作何解释呢?
4月22日挂牌的明牌珠宝可谓业绩快速变脸的典型"代表".其招股说明书显示,明牌珠宝2009年净利润同 比增长72.49%,去年同比增长45.59%.挂牌第6个交易日,明牌珠宝披露了净利润同比下降31.3 9%的今年一季报.明牌珠宝亦再现了上市前业绩大幅增长,挂牌后业绩出现滑坡的离奇一幕,而类似的情形曾被 重演了多次.其实,不只是明牌珠宝,像中小板的蓝帆股份、双箭股份,创业板的安居宝和科泰电源等,几乎都如 出一辙.
无论是沪市主板还是深市的中小板与创业板,都应该吸纳高质量的上市公司,至于那些低成长性甚至是负增长的公 司,将其"扬弃"于市场之外,才是优化市场资源配置的应有之义.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求保荐机构与保代认真 履行职责,不仅要为发行人与自身负责,更要为整个资本市场负责.
目前的新股发行,保荐机构、保代与发行人之间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利益链条,但作为中介的保荐机构与市场之 间,其利益链条却是断裂的.尽管在《办法》以及监管部门的其它规章制度中,对违规者亦制定了相关的处罚措施 ,但这显然远远还不够.笔者以为,不妨在保荐工作中引入"承诺制",将保荐机构的利益与市场利益捆绑在一起 ,才能减少或避免业绩变脸公司的大面积出现.
当年为了顺利地推进股改,为数众多的上市公司纷纷作出了资产注入、业绩增长或分红等方面的承诺.正是因为有 了承诺,才使股改工作得已基本完成,也为后来的大牛市奠定了基础.目前新股发行时保荐机构虽然也会在《发行 保荐书》中标示出"承诺事项",但形式上的意义浓厚,更没有与其收取的承销费用挂钩,因此不具备实质性内涵 .笔者建议,保荐机构在《发行保荐书》中应该承诺,如果新股业绩出现滑坡(如下降20%),就将一定比例( 20%)的承销费用上交投资者保护基金.如此,一来进一步强化了保荐机构的责任,二来更加充实了投资者保护 基金,三来也使投资者买入新股时心中更有底.一箭三雕的美事,何乐而不为?
我的微博http://t.cnfol.com/caozhongming,快来一起玩转中金在线微博,互相关注吧,
shoes mbt! | 评论(46) |
最近访客
网友评论
888俱乐部2.0版闪亮上线 券商中的"黑嘴"更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