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二月,南海的风吹绿了祖国南方美丽的五羊城。春节甫过的2月1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科 院原院长路甬祥视察位于珠江之畔的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后,欣慰地说:“南海海洋所最近5年来发展态势良好 ,进步很快。现在队伍起来了,学科拓宽了,实验条件优化了,事业很快就发展起来了。”
长期的科研实践中,以“耕海”为己任的南海海洋所形成了以“广容百川,通达四海,进取不息,协力攻坚” 为核心的创新文化并发扬光大。在科学报国的崇高理想和纯朴的创新文化感召下,多少年来,多少饱学之士越洋回 归,多少学子耕耘不辍,几代南海海洋所人前赴后继,薪火相传……一桩桩、一件件,成就了南海海洋所今天的宏 基伟业!
近50年来,南海海洋所共取得科研成果近700项,获国家、中科院、部委和省市级成果奖近300项;申 请专利近150项,获授权专利近80项;近年来发表SCI论文700余篇。她像巨人,在我国海洋科学研究史 留下深深的足迹;她如诗人,为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推动国家海洋经济建设谱写了壮丽诗篇。记忆犹新:2008 年50周年所庆前夕,路甬祥同志欣然为南海海洋所题词:“认知海洋,保护海洋,开发海洋,服务海洋,造福人 民。”这正是该所的宗旨和写照。
“躬耕”南海 硕果盈枝
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三期,围绕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权益维护这一重大战略主题,南海海洋所不断凝练科 技目标,以热带海洋资源与环境过程理论体系和应用技术创新为重点,推动海洋应用关键技术的创新和集成,在热 带海洋环境动力环境与生态过程、边缘海地质演化与油气资源、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海洋环境观测体系及其 关键技术四大重点创新领域潜心探索,辛勤“耕海”,硕果累累,令人瞩目。
――热带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利用技术。在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项目、国家重点攻关课题、中科院重要 方向项目的支持下,南海海洋所张�研究员带领科研团队,应用海洋生物学和天然产物化学原理以及中药现代化理 论,开展热带海洋生物活性化合物的研究与开发。利用珍珠贝、热带甲壳类等我国热带海洋生物资源,分离鉴定了 119个新结构化合物,筛选出约72个生物活性化合物,研发了珍珠贝氨基甙定重制取技术、海洋生物柱―膜联 用脱腥脱毒技术、甲壳素氨基寡糖定长制备技术和热带海洋活性化合物利用技术,为开发高技术含量的海洋生物食 品等功能物质提供公益技术和共性技术,
代写论文;利用优势资源,应用专门技术,提取特定活性物质,进而开发1个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新药产品、2种保健品、多 个功能食品、5个系列化妆品和1个新生物农药,完成了1个滴眼液的技术改造。
并申报国家发明专利26项,已获授权15项,已向10多家企业推广应用,获得年均直接经济效益4亿元。 促进了海洋生物制品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推动了科技进步,减少了热带海洋生物资源的浪费以及由此造成的环境污 染,改善了人民生活,获200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凡纳滨对虾引种、育苗、养殖技术研究与应用。由中科院海洋所、中科院南海海洋所等单位共同协作完成 。科学家们首先从国外引进凡纳滨对虾,采用人工植精技术成功繁殖出虾苗。随后又研发成功凡纳滨对虾亲虾强化 培育、人工控制条件下自然交配和产卵的繁殖新方法,建立了规模化全人工繁育技术并在养殖生产中应用,解决了 种苗规模化生产技术难题。创建了集约化防病养殖和淡化养殖新型养殖模式及技术体系,研制和应用了多种病原快 速检测试剂盒、亲虾颗粒饲料和复合多糖免疫增强剂等新产品,集成创新建立了虾病严重流行地区的无特定病原( SPF)种苗规模化生产新技术。从无到有,创建和发展了我国凡纳滨对虾全人工养殖新产业,带动了相关饲料、 加工、出口等产业的大规模发展,使我国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养殖对虾生产国。2008年度,南海海洋所作为第二 完成单位合作申报的这项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在此领域,近日又传喜讯,南海海洋所胡超群研究员带领的研发团队与企业合作,选育的凡纳滨对虾“中科1 号”新品种,通过了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的新品种审定。该新品种以从美国夏威夷、佛罗里达州引进的 2个群体和国内5个养殖群体为基础群体,经过2代群体选育及5代家系选育而获得的经济性状稳定的凡纳滨对虾 。该品种与普通养殖品种相比,生长速度提高21.8%;收获期规格整齐,体长变异系数小于5%;仔虾淡化应 激成活率提高30.2%。适宜在全国各地区海水、咸淡水水域养殖。
――南海区域海洋生物种群多样性与生产机制。由黄良民研究员领衔的项目组系统开展了海洋生物种群多样性 、生产过程与调控机制等研究,取得了重要创新成果。率先发现热带海域次表层存在初级生产最大值并揭示其成因 和调控机制,创建了海洋光合色素垂向分布模式和现场荧光测量经验公式,提出并验证了珊瑚礁高效营养生态泵概 念,丰富了海洋生态学理论;从时空格局与交互作用阐释了各类海区生物生产结构与不同功能群生态效率,从新的 视角认知近海藻华、赤潮生消过程与机理;开辟了分子技术辨识海洋生物种群及遗传多样性研究,阐释了不同生态 区海洋生物种群多样性,发现若干海洋生物新种;建立了三种海水鱼类的能量收支方程和痕量金属的生物可利用性 模型。为实施近海生态环境保护与管理、维护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研究成果展现了我国海洋 生物多样性与生产机制研究新进展,培养了一批年轻人才,组建了一支国际合作伙伴计划创新团队。发表的论著得 到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认同。由南海海洋所、香港科技大学合作历经20年完成的该成果获2008年度广东省 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热带海洋变率及其气候效应。王东晓研究员带领这个团队探讨了南海及其临近热带海洋变异形成机理、热 带和副热带海洋的内区“通道”及热带海洋年代际变化产生原因。在南海海洋动力学和热带海域大尺度海气相互作 用方面,在热带海洋环流观测与模拟、热带海洋温跃层季节―年际―年代际变化、热带海洋与南海年际尺度海气耦 合特征、南海暖事件、海洋资料同化、印度洋―太平洋年际与年代际海洋变化和数值模拟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 拓展了厄尔尼诺和南方涛动现象(ENSO)对中国和东亚气候影响、中纬度与北极涛动有关的气候学研究等重要 方向,丰富了热带海洋变率及其气候效应的科学内涵。为热带海洋科学的深入研究提供新的观测事实和理论依据, 为南海季风预报提供新的预报因子,并为我国南海应用海洋学提供重要支持,推动了我国物理海洋与气候研究在国 际同行中的影响力。获2007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三亚湾及其邻近海区生态环境与生物资源研究。黄良民研究员带领这个团队,首次系统阐释了三亚湾及其 邻近海区生态环境与生物资源状况;分析评估了近海环境质量、资源潜力及其利用价值,并提出开发对策,为海洋 管理与资源利用提供了重要指导;发现上升流驱动有利于三亚湾氮、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生物性利用,提高生 产力转化效率,有利于渔业资源形成;揭示了浮游生物功能群和微食物网的特殊生态作用;阐明了珊瑚礁生物多样 性长期变化与生态功能,全面更新三亚地区海洋生物多样性基线信息,并建立了数据库和GIS系统;发明珊瑚黏 液抗菌物质和虫黄藻DNA提取等新方法,开拓了珊瑚繁殖、分子生态及恢复保护机制研究;摸清了三亚湾红树林 资源及其生态环境状况,分离发现5株固氮菌新种和一批新活性物质,开辟了新资源利用前景;率先查明海南沿岸 海草种类和地理分布特征,深入研究了海草生产力变化、种群生态与繁殖生物学,建立了海草生态系统管理体系, 为海南以至于东南亚地区加强海草生态系统保护和管理提供了行动指南。该成果发表的论文受到国内外学界广泛关 注和高度评价。推动了海洋管理和生态环境研究发展,提升了海南国际影响力,带动了旅游产业的发展。成果应用 于保护区规划、海洋工程及旅游景区等建设论证,产生了显著社会经济效益,为海南生态省和国际旅游岛建设作出 了重要贡献,获得2010年度海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使高素质队伍有了用武之地
人才是创新的主体。在创新队伍建设方面,南海海洋所按照“用好现有人才,稳定关键人才,引进急需人才, 培养未来人才”的原则,积极引进、培养既符合该所实际,又具一定竞争力的人才,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真正具备 国际化素质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队伍。创新三期,南海海洋所有博士后和客座流动专家50余人。培养造就“97 3”项目首席科学家2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名,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2名,国际合作伙伴计划创新团 队1个,中科院“百人计划”人才7名(总数19名),创新队伍的建设,为科技创新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先决条件 。
与此同时,南海海洋所以重点实验室为核心整合研究室,通过重要方向和重大项目的组织和实施,进一步完善 了近30个创新学科组的建设。在人、财、物资源配置方面给予政策倾斜,使重点实验室和科研平台的建设得到发 展。
有力的科技支撑使高素质队伍有了用武之地,因此创新三期硕果盈枝。南海海洋所整体科技支撑能力建设由研 究机构、支撑条件和野外台站建设三大模块构成,模块间主次分明、内在联系紧密,个体发展的同时,更在整体上 发挥出综合科技支撑能力,从而促进了研究所创新能力和水平的提升。
――近5年来,中科院热带海洋环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LED)吸引了一批国内外优秀学者、国家杰出青年 基金获得者和中科院“百人计划”人才,有17人在国际学术组织和本领域主要刊物任职。在读研究生110名, 博士后6名,5年来共毕业博士35名,硕士47名,博士后出站6名;拥有3000平方米的实验和办公场所, 新增2327多万元的仪器设备,公用平台建设得到较大幅度提升,已成为我国热带海洋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重要 基地,在热带海洋环境动力学研究中发挥引领作用。
2004~2008年,LED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368篇,SCI检索论文169篇,出版著作17册 (其中9部为参与编写的专著和外文书刊),获省部级奖4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取得一批有重要影响 和创新意义的研究成果,丰富和发展了热带区域海洋学理论体系,有效地解决了南海海洋环境观测与分析预测的关 键科学技术问题,为提升我国在热带区域海洋科学研究领域的国际学术地位,优先部署深海海洋研究方向和力量, 为国家全面经略南海、开拓深海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2011年初,LED直面国际海洋科技前沿,进一步凝练科技目标,解决科学问题,凝聚南海环流理论应用 、南海中小尺度动力、海洋动力过程环境效应3个研究团队和海洋观测与资料同化技术团队。近期已通过科技部的 最后一轮评审,向建设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目标迈出坚实的一步。
――2006年,在广东省海洋药物重点实验室和广东省应用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的基础上,南海海洋所建 立了中科院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LMB);经5年来的不懈努力,已凝聚了一支学术思想活跃、 年龄和知识结构合理、多学科交叉的创新研究队伍。现有“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 者1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名,中科院“百人计划”人才7名;实验室拥有3个博士点、4个硕 士点和1个海洋科学博士后流动站。有博士生导师15名,硕士生导师25名;承担科研项目267项,其中主持 国家“973”计划项目1项,“973”计划课题5项,“863”计划项目课题10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 目7项和“908”专项项目2项;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励9项;出版专著11部,发表学术论文314篇,其中S CI收录181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67项,获得授权专利40项。实验室在海洋生物资源研究与利用领域取得 了突出成绩,2010年顺利通过中科院评估。
――“中科院海洋微生物研究中心”2009年12月在南海海洋所成立,是集海洋微生物科学研究与应用开 发为一体的综合研究开发平台。首期启动4个网络实验室和1个海洋微生物资源及信息化平台,旨在收集、开发我 国特殊海洋环境和独特海洋生态系统的海洋微生物资源,
代写论文,抢占海洋生物资源利用和海洋国家权益的制高点。
――在原有2个国家海湾生态站(三亚、大亚湾海洋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2个开发实验站( 湛江海洋经济动物实验站、汕头海洋植物实验站)的基础上,创新三期,南海海洋所又建设了2个院级深海监测站 (西沙深海海洋环境观测研究站,2007年;南沙深海海洋环境观测研究站,2008年)。
――由中科院声学所、南海海洋所、沈阳自动化所联合建造的“实验1”号科考船,2009年4月在广州新 洲码头正式入列。“实验1”号是我国第一艘3000吨级大型小水线面双体船,其小水线面双体的船型、交流变 频电力推进的动力系统、全船减振降噪、全船自动化、动力定位等功能,
代写论文,无论是在船舶设计还是在船舶建造方面,都具有标志性意义和技术引领作用。中科院唯一的淡水码头,南海海洋 所专业化、经验丰富的船员队伍与“实验1”、“实验2”、“实验3”号3艘科考船,为海上观测与研究提供更 为先进的共享流动平台,也将为我国海洋科学事业发展不断作出新贡献。
――2007年,南海海洋所与声学所、沈阳自动化所联合成立了“中尺度海洋观测开放实验室”;2008 年初,南海海洋所与上海同济大学成立了“南海深海过程联合实验室”;2010年,南海海洋所与某部成立了“ 联合实验室”。
――在装备建设和园区建设方面,几年来南海海洋所加大投入,购置了走航式多普勒流速剖面仪、走航式温盐 深剖面仪、海底地震仪、核磁共振仪、流式细胞仪等大型仪器设备;加强园区建设和实验室改造,完成了研究生公 寓、科研试验楼改造、园(站)区基础设施改造、网络信息系统、南海海洋生物标本馆改造、、西沙站科研综合楼 、新科研综合楼建设等基建工程项目。始建于2009年9月、总建筑面积为12100平方米的中科院南海海洋 资源综合研发平台项目新楼即将竣工,它标志着一个设施先进、环境优美、服务便捷、形象鲜明的科研园区已经形 成。
胡适先生说过,“要怎么收获,先那么栽”。能征善战的创新队伍的建立、科技支撑能力的投入和付出,壮大 了南海海洋所的“体魄”,提高了重大项目担纲与完成能力。创新三期,南海海洋所主持、承担国家“973”计 划项目+课题(2+10)项,国家“863”计划课题12项,主持科技支撑项目+课题(2+1)项,基础性 工作专项1项,国家“908”专项(2+4)项,省专项(1+1)项,国家基金重点项目+联合基金(5+7 )项,到位科技经费约8亿元。
2010年,南海海洋所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共享航次”两个航次任务,使国家基金委共享航次模式首 次实践成功。南海海洋所也争取到了国家基金委“2011年东印度洋综合科学考察实验研究”和“南海北部地球 物理科学考察实验研究”两个重要航次任务。
2010年5月29日,“实验1”号航行7900海里,经48天海上调查,圆满完成南海海洋所首次印度 洋综合科学考察任务载誉凯旋。中科院首个印度洋综合科学航次取得了丰硕成果:获得了较全面的孟加拉湾―赤道 东印度洋实测海洋学数据,结合南海多年来积累的数据集,可进行系统的科学研究,深入探讨南海与周边海域的关 联性;通过物理海洋、海洋生态、海洋地质和海洋气象走航与站位观测,对热带印度洋的区域海洋学有了初步了解 ,为以后的海洋科学调查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集体智慧催生“创新2020”发展蓝图
创新是永无止境的。海洋科学的创新更要强调集体智慧,画出发展蓝图。
2010年,南海海洋所多次组织全所科研、管理骨干研讨“创新2020”实施方案,所党政领导班子多次 召开会议,认真分析国际海洋科学发展趋势、国家重大需求,结合实际,提出了南海海洋所“创新2020”总体 思路:以“更远、更深、更实、更强”为目标,促进1个科学主题的战略转移,围绕2个重大研究方向,发展5个 优先学科领域,突破4个关键科学问题,强化人才培养和科技成果产出,构建3类科学研究平台,建成3类结构单 元,实现现代化研究所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同时发动全所职工,在2011年所工作会议上充分研讨,集思广益, 进而确定并推动南海海洋所“创新2020”实施计划。
――“创新2020”科研战略重点:热带海洋是南海的特征,印太暖池是热带海洋重要特征,贯穿流是印太 暖池和南海的主要特征。
――促进1个科学主题的战略转移,强化南海研究:坚持热带海洋环境,热带海洋资源2个重大研究方向,强 化南海研究全面走向热带海洋、深海大洋。
――发展5个优先学科领域:热带海洋环境动力学、边缘海地质演化与油气资源、海洋生态与生物海洋学、海 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深远海环境观测及其装备技术。
――突破4个关键科学问题:在南海及其邻近大洋环境与资源过程、演变规律等关键科学问题中,深入探讨: 印太暖池贯穿流区变动机制与环境效应怎样形成,印太暖池贯穿流区的地质过程及演化机制,印太暖池贯穿流区的 生物多样性及极端生命特征,南海近海生态系统演变规律。
――创建3类科学研究平台:大科学装置平台(国家海底长期科学观测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热带海洋环 境国家重点实验室)、海洋科技研究中心(共建南方海洋科技创新中心)。
――建成3类结构单元:所本部,包括1~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强化4个院重点实验室(中心);3个国家 重点台站(大亚湾、三亚、西沙站);1个中心(共建南方海洋科技创新中心),下辖3个基地:南方近海海洋科 技创新基地、南方深海大洋研究基地、南方海洋产业战略装备研发基地。
――强化人才培养:培养和引进领军人才(国家级领军人才1~5名、“千人计划”人选2~3名、杰青4~ 5名、中科院“百人计划”人才10~12名),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1项,加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研发技术队伍 建设。到2020年,拥有职工800~1000人、研究员120名,研究生(博、硕士生)40 0名。
――创新机制,建成海洋科学高地:热带海洋科学领军人才培养和重大成果产出高地、热带海洋的重要科学思 想库(凝练科学目标、提炼科学问题、活跃科学思想)。
广州,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源地,我们的前辈正是从这里走向世界、走向未来。蓝色的海洋寄托着多少 人的遐思和梦想。在21世纪的今天,她那万顷碧波之下所蕴藏的奥秘对人类的吸引力更强、更大,其丰富的资源 更与人类的前途休戚相关。南海绚丽的朝阳下,以“耕海”为己任的一代南海海洋所人已经吹响“创新2020” 的雄壮号角,迈向了创新跨越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