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家公司的CEO的表现没有能达到董事会、股东以及市场对他的期待,人们就会说他是个不称职的CEO; 如果这位CEO最终被公司辞退,不得不卷起铺盖走路,那这就说明他真的是不怎么称职。CEO的失败是因为哪 些地方没做好?在遭遇被扫地出门的窘况时,CEO们又该如何应对接下来的职业发展呢?
我们可以把企业的CEO和NBA球队的主教练,用完全类似的语言形式来表述其可能遇到的同样情况。反正 这两种人一样赚大钱,一样就得承担背黑锅的义务。
如果一支NBA球队的主教练的表现没能达到球队老板、球员以及球迷对他的期待,人们就会说他是个不称职 的主教练;如果这位主教练最终被球队正式辞退,不得不卷起铺盖走路,那这就说明他真的是不怎么称职。那么N BA球队的主教练的在职、失职――及至失业,又如何对其进行正确而精准的描述呢?他们在行业中的起伏和发展 又可以用什么样的标准来描述呢?
CEO这个标准洋名约定俗成的中文叫法是“首席执行官”,是一个企业中负责日常运营管理的最高管理人员 。我们首先要声明的是:从经营结构上来说,CEO和主教练在不同的机构不同的领域中,完全是不同的角色。要 知道CEO基本上处于权力结构的顶点,是要做啥决定基本上别人就不能唱反调的,而主教练的权限要小很多,还 是要在老板、总裁甚至球队大牌面前夹紧尾巴做人。但是相同的是,他们都是具有决定意义的管理者,在各自负责 的领域他们代表了人员结构的最高层。主教练是一支NBA球队负责日常管理的最高管理人员――当然,如果将N BA球队外延成一个经营实体的话,那主教练就仅仅只是一个部门的领导了。
打个比方,如果将NBA球队视作一家大公司,
ferragamo glasses,那么主教练可以算作“运动事务部门”这个次级业务集团的CEO。如果我们没有吹毛求疵地去限定条件的话, 一些针对企业CEO失职表现的研究结论,同样可以用来描述NBA主教练。
事实上IESE商学院②的两位管理学教授,吉多・斯坦(Guido Stern)和哈维尔・卡帕佩(Javier Capape)就针对CEO这个群体的失职现象做了许多有趣的研究,并且得到很多结论。而他们获得的这许多 成果,如果被用来解读NBA主教练,在这个特殊的角度上也能得到有意思的结果。
20年前就有人做过调查,结果表明90%的CEO是因为正常原因(退休、健康原因或者过世)离职的。斯 坦和卡帕佩认为,由于近几年来竞争加剧,CEO的地位变得愈来愈不牢靠,平均在职时间也已经缩短到了三到五 年――就快赶上湖人老板杰里・巴斯更换女朋友的速度了。而且由于企业更多地关注眼前利益和金融风暴产生了影 响,CEO的更换频率比繁荣时期高了一倍。一个CEO不可能满足所有方面的要求,所以,在外部直观的影响之 外,他们的离职还受到许多别的原因的影响。而这些原因则可以分为外因和内因。
内因指的是CEO本身采取行动所导致变革的因素,比如奖励机制、上升渠道、身份变化以及个人能力等。这 些因素并不总是起到积极的效果,很多时候也会导致更糟糕的局面。而外因则是指那些影响到CEO行使权力的因 素,包括人口统计学因素、公司背景、所处行业、董事会类型、继任计划以及公司人员结构调整等。
在NBA草创阶段,主教练们也经历过一个“铁饭碗”时代。虽然那时候联赛本身还不怎么稳定,但更多出于 兴趣执教的主教练们在各自职位上却自得其乐,远远没有太多压力可言。当然相比CEO曾经经历过的那个“终身 制”时代――就像那位持有可口可乐股票几十年如一日,牢牢把握“什么都不干”原则的老奶奶也能发大财,经济 持续增长让公司CEO们总是显得很有成就,只要坐着就有业绩――NBA主教练的环境说不上那么宽松。即使如 此,奥尔巴克在凯尔特人主教练位置上待了19年(1947-1966),瑞德・赫尔莫兹(Red Holzman)持续把持尼克斯队14年(1967-1982)……一系列例子说明主教练行当也经历过黄金时代。
而近些年,即使是根深叶茂的跨国大公司也时常经受巨大考验,CEO们的更替速度明显加快。而NBA的发 展在经历疯狂的扩张同时,主教练们肩上压力骤然增加,稍有不慎就会被扫地出门,其代谢频率变得很快。目前N BA联盟中只有两位主教练(马刺队的格雷格・波波维奇和爵士队的杰里・斯隆)已经连续在同一支球队执教5年 以上。总是在快速变化的形势让任何一个行当都变得极度危险,作为球队运营的CEO,主教练们也需要面对快速 下岗快速复职的“快时代”。
从斯坦和卡帕佩对CEO们的研究结论出发,在内因方面可能影响到NBA主教练们职务稳定程度的因素可以 有如下:
奖励机制
所谓奖励机制,也就是指工作所能带来的激励,薪水的水平。NBA主帅们在最近10年之中有了非常快速的 发展。1998年NBA主教练们的平均工资273万美元,而目前则已经接近400万。虽然这个主教练和NB A大牌球员的薪水相比并不算多,但对球队运营来说,其实也已经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商业社会的原则是多劳多得 ,多大的责任有多大的回报,所以企业的CEO们总是拥有令人惊讶的高薪,比如著名投行高盛③CEO布兰克・ 费恩(Lloyd Blank Fein)2007年度的薪资高达7000万美元。这就是为什么许多美国人都恨不得开枪打死这个家伙的最重 要原因,仇富是世界性的普遍心理,尤其是2008年费恩还好意思要求美国政府给他发工资,就更招人厌恶了。 不过CEO所能得到的奖励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包括公司股份收入、固定工资和奖金,因此,这也拥有巨大的弹性 。2008年经济危机,费恩的收入锐减为110万美元(其中固定工资收入60万)。
而主教练们的收入相对是稳定的,除了少许奖金基本上没有什么弹性空间。2005年6月,菲尔・杰克逊( Phil Jackson)和湖人签下3年3000万美元的合同,标志着主教练也进入了千万美元年薪的时代。同一年, 拉里・布朗(Larry Brown)也同尼克斯签下5年5000万美元的合同。主教练的薪资不计入球队工资总额,不受工资帽限制, 理论上这对球队的运营没有太多影响,但是过高的薪水确实影响了球队作为一个商业机构的利益。除了洛杉矶、纽 约这种市场容量更大的城市,确实也没有多少球队敢于为了一位名帅付出如此高昂的代价。我们假设一张球票卖1 00美元,就意味着有10万个傻帽一边忍受着尼克斯的恶心成绩,一遍出钱给这位尼克斯主帅发了工资 。
事实上,高额的薪水关键是要起到激励的作用,收入高低对CEO的激励作用不太好计量,但对主教练来说则 非常容易,球队的成绩最重要的指标。就此而言,湖人为杰克逊掏钱物有所值,而布朗和尼克斯之间的劳资纠纷则 给球队带来了巨大的麻烦。总而言之,高薪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使得球队在主教练的职务上变得非常极端:要么不惜 血本聘请名帅,要不干脆降低成本把机会给要价低的年轻教练或者直接提拔低级别教练。内格罗、伊瓦罗尼、斯波 尔斯特拉这些新主帅都是在这种形势下上位的。
上升渠道
企业CEO大致分为两种派别:内部提拔和外部招聘。许多研究结果都表明,如果其它条件都相同,那么内部 提拔的管理者往往要比来自企业外部的“空降派”要显得更加稳定,在职时间也要更长。而且大型公司之中,大概 有70%的CEO都是来自内部的不断培养和提拔。内部提拔的CEO们对本公司的情况和对行业的判断更加精准 ,同时他们也更加理解企业的内部文化,这都对他的职业生涯帮助很大……所以,茶水间小弟们记牢了,你们有可 能成为CEO哦。
NBA也有许多的所谓“嫡系”主教练。最有力的例子当数凯尔特人系,奥尔巴克(Red Auerbach)不仅锻炼出了一支常胜之师,更是带出了一大批执教能力出色的弟子。拉塞尔(Bill Russell)、库西(Bob Cousy)、沙曼(Bill Sharman)、考恩斯(David Cowens)……一干冠军队的骨干球员在日后执掌母队的教鞭,也给球队带来了新的辉煌。这延续了凯尔特人 的风格和传统,既造就了球队的辉煌也让个人实现了自我的价值。这个阶段更类似于欧洲联赛甚至中国CBA联赛 的特征,球员带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
不过NBA现在很难再复制当年的成功模式,过去派系的成功经验是基于球队球员选拔,转会模式以及私人关 系等一系列其它特定时间段内的要素,而现在球员自职业生涯开始就变得更具流动性,更加模糊地域性,这使得他 们整个职业生涯并不一定具有稳定的归属性。于是所谓内部成长就变成了一句空话……茶水间小弟们,醒醒吧,一 分钟之前你看到的“内部提拔”其实是用来骗你的。
同时随着篮球本身的发展,风格也越来越多元化,许多不同的比赛思路都有可能实现成功,于是那些职业生涯 非常丰富的球员在转为教练之后反而可以凭借自身的积累更容易给球队带来帮助。
这和企业中越来越被强化的“职业经理人”的概念非常吻合。为什么理论上内部成长的CEO在职更长,偏偏 越来越多的企业却宁可从外部招聘高级管理人才呢?为什么猎头公司的生意越来越磅礴呢?在这个越来越专业化的 时代,随着数据处理和知识分类越来越细致,那些在层级工作中培养出来的经验就显得越来越模式和固化。可以预 见的是,NBA主教练也会成为一个专门的人才分类,而与他曾经的经历逐渐变得不相关。
身份变化
当今职业运动界,似乎越来越流行主教练身兼球队经理的职务:在NBA,波波维奇已经成为管理者们的大众 偶像;在NBA之外,也有英超利物浦④主教练贝尼特斯(Rafael Benitez)在内的例子。在手握人员的选择权之后,教练可以更好地控制球队,确实有助于球队成绩的提高 。不过,在所有权力收归一处之后,如果球队成绩再无起色,那么主教练似乎连借口都很难找到了。
所谓权力越大责任越大,集权的结果自然导致万一失误就容易万劫不复。另一方面,主教练毕竟不是总经理那 样的商人出身,在成本控制、谈判技巧、薪资管理方面,他们的能力可能受到质疑,也未必能为球队尽可能地缩减 成本。
这就是所谓最高决策者的为难之处。对企业来说,是否让CEO成为公司董事呢?这就需要视情况而定。CE O成为董事,那么其它股东往往就会缺少对他的控制,甚至有可能出现个人玩花招损害整体利益的情况……如果选 择否,那么CEO往往就有了推脱的理由。虽然悖论存在,但这并不妨碍越来越多的权力集中到少数人手中――无 论是在某些跨国公司还是在NBA的球队。
个人能力
无论是谁,他丢掉自己工作最多的原因还在于自身能力的不足。这个话题没法太过展开,因为每个人都有可能 存在不同的问题。我们都说菲尔・杰克逊可能连一张需要超过3个人实施的战术图都画不出来(因为他永远只会找 三个人做三角嘛),但这完全不妨碍他成为戒指最多的教练。CEO新到一个岗位需要很长时间的磨合,他的能力 水平和可能因为对新业务的不熟悉而暂时受限制,直到调整完成,他和新环境开始适配。但是凡事总有例外,总是 会有人一下子就给新工作带来意想不到的突然好转。这种事情在NBA格外多见,比如德安东尼对太阳起到的作用 ,以及菲尔・杰克逊曾给湖人带来的突然改变。
在企业方面,因为现在的CEO正变得越来越年轻,人们对他们的标准从原来的诚实和以往出色的成绩改变了 ,个人魅力和领导气质往往成为优先考虑的东西。在NBA大致相似,但学院派教练也许正在变得越来越受欢迎, 他们系统化的研究能力和执教的理论知识似乎比口口相传的经验更要受重视。
相比于上述的内部原因,外部因素无论是对CEO还是主教练的影响没有类似那么重要。但是这两种因素往往 会交互作用,让情况变得复杂。
人口统计学因素
简单来说,今时今日的工作压力绝非十年之前可比,同等职位的管理者所需要应付的工作内容往往都要比从前 更加繁重,需要处理的问题也越多。于是,在职者的年龄、出身、在职时间等等要素就变得必须被考虑周全。NB A主教练的年轻化在某一方面也体现了这方面的需求,你不能指望胡比・布朗还能日复一日地应付全美周游的紧凑 赛程――他应付不了已经成为连锁店的黄金俱乐部。
公司背景
公司越大CEO的更替就越频繁。甚至可以说,主教练的变更已经成为了这些公司的惯例。而小公司则会谨慎 对待CEO的变化,因为这会对公司的业绩造成显著的影响。在NBA也是如此,那些大城市球队自身具有十足的 吸引力,它们总是更容易得到良好的资源,所以如果要更换主教练,它们通常都不会过分犹豫。就好像纽约,就成 绩来说,现在的尼克斯是支彻彻底底的烂队,但这并不妨碍许多球员依旧对它趋之若鹜。如果球队成绩糟糕,那么 球队会毫不犹豫地先炒掉主教练,甚至不惜代价――因为实际情况是对尼克斯来说,主教练并不是稀缺资源,球队 管理层几乎已经习惯用更换主教练来掩饰球队运营本身的糟糕。而对小城市的球队来说,它们就需要好好斟酌了。 世界上并没有很多个杰里・斯隆(Jerry Sloan)。
所处行业
NBA的经营规模正在变得越来越大,在过去的二十年中,NBA变成了一个拥有30支球队的大联盟。同时 ,球队的教练组也变得规模越来越大,分工越来越细致,这变成了一个庞大的工作团队。这意味着潜在的NBA主 教练的储备人群正变得越来越充足――很多助理教练都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随时可能升格成为球队的主教练。加 上其它次级联盟的教练们也都对NBA的高薪颇感兴趣……可以这么说,这真是个竞争激烈的行当。
董事会类型
有一些研究证明:如果董事会由公司外部的人主导,则董事会很可能会为了让股价上升而上演炒CEO的戏码 。另外,董事会规模也可能影响CEO的任用,普遍认为董事越多越容易换CEO,因为董事会内部也可能存在利 益集团的冲突,CEO往往会成为利益冲突的牺牲品。这一点在NBA并不明显,因为:一,大多数球队都只有一 个大老板;二,大多数球队的拥有者其实并不直接参与到球队内部管理。不过诸如亚特兰大老鹰这样拥有一堆老板 的球队确实也时常在球队内部管理方面自己给自己施加障碍……
继任计划
我们时常都认为现在的NBA球队正变得越来越急功近利,他们很少有一些严谨实施的长期计划。但实际情况 也许并非如此,毕竟大多数球队的着眼点还在于长期经营。不过,有关主教练……他们的继任者往往都和前任不具 备太多的连续性。
公司人员结构调整
球队老板或者总经理的人选和主教练的选择息息相关,他们的选择通常会带有一些个人色彩和喜好。于是这构 建了一些微妙的球队权力关联,如果球队易主或者总经理离任,如果这位主教练并没有十分出彩的成绩,那么他是 否还能留任多久就变得非常值得怀疑。
加分
①CEO,将其称为首席执行官其实是一个不恰当的称呼,它英语Chief Executive Officer逐字逐句的生硬翻译,行政总裁才是CEO最恰当的翻译。
②西班牙IESE商学院1958年初建于巴塞罗那,现今它已经成为欧洲顶尖的商学院。在英国《金融时报 》全球MBA教育的最新排名之中,IESE排名第18,在欧洲仅次于法国的INSEAD和瑞士 的IMD。
③高盛(Goldman Sachs)是跨国银行控股公司集团,美国财富500强企业之一,其业务涵盖投资银行、证券交易和财富管理 ,在中国设有北京办事处、上海办事处,并且成立了合资证券公司高盛高华。
④英超利物浦俱乐部成立于1892年,是世界级的豪门球队。历史上利物浦总共赢得了18次英国顶级联赛 冠军,并且获得过5尊欧洲冠军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