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ick Search


Tibetan singing bowl music,sound healing, remove negative energy.

528hz solfreggio music -  Attract Wealth and Abundance, Manifest Money and Increase Luck



 
Your forum announcement here!

  Free Advertising Forums | Free Advertising Board | Post Free Ads Forum | Free Advertising Forums Directory | Best Free Advertising Methods | Advertising Forums > Other Methods of FREE Advertising > Free Link Exchange

Free Link Exchange Free Link Exchange

 
 
Thread Tools Search this Thread Display Modes
Prev Previous Post   Next Post Next
Old 05-26-2011, 05:19 PM   #1
kodybyan64ap
General of the Army
 
Join Date: Mar 2011
Posts: 1,986
kodybyan64ap is on a distinguished road
Default 《论语》中的关联学思维(节选)

  论语》中的关系学思想(节选)
  王蔚在礼参中学的报告
  山东财政学院 王蔚
  前记:2009年2月12日(阴历的正月十八),应山东省邹平县礼参中学霍方军校长的邀请,为礼参中学 的全部老师(约八十人)做了三个小时的演讲。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讲了自己对《论语》的认识,第二个阶段 ,讲了自己对金融危机的看法。演讲从早上八点半开始,到十一时半停止。旁边休息了约15分钟。关于《论语》 ,我讲了两个方面,一个是《论语》中的关系学思想,第二个是《论语》中的教育思想。在这里整理的是《论语中 的关系学思想》。
  老师们,早上好。方才霍校长讲了些溢美之词,我受之有愧。今天我有两个内容来和老师们一块学习与探讨。 一个是我讲一讲我对《论语》的见地,第二个内容讲一讲美国次贷危机。我的研究方向有两个,一个是世界经济, 专一于世界经济区域团体化的研究,当然包含关于自在商业区的研究,这是我的本行;还有一个研究方向是《论语 》。20多年来,我比较喜欢《论语》,从2003年春天开端,在山东财政学院开设《论语选修》这门课。现在 《论语》热。自从于丹讲了《论语》之后,论语就热了起来。我不是在《论语》热了之后才开始讲《论语》,我讲 《论语》的时候《论语》还比较冷。
  一、现在真正读《论语》的并不多
  对于《论语》呢,我们做老师的,可能比较熟。不论你是讲语文的,还是讲历史的,还是讲其它学科的。《论 语》呢,可能大家都看了。即使没有看过《论语》,也可能听过、或者从电视上看过于丹老师的《论语心得》。《 论语》,对于现在来说,已经不是稀罕的东西了。尤其是于丹老师在中心电视台讲《论语》之后,简直算是妇孺皆 知了。从这一点上讲,我们应当感激于丹老师。
  讲课之前,我想讲一个笑话。当然这个笑话产生在于丹老师还没有讲《论语》之前。大大概五六年前,中国青 岛一所很著名的大学老师到济南来,我请他吃饭。他是个博导,博士生导师。那天我的女儿也去了。席间他问我, “老弟啊,在忙什么”?我说,“除了老本行世界经济外,还教点《论语》”。他听后愣了半天,说,“我听说过 英语、德语、日语,也听说过俄罗斯语,西班牙语,但没有听说过论语,论语是哪国语啊?”当时我的女儿吃惊得 不得了。说,“爸爸,长大了说什么也不能当博导”。我说为什么?她说,博导连《论语》也不知道。这怎么当博 导。在她的心目中,是个人就应该知道《论语》。当然,这是笑话,是于丹还没有讲论语之前,于丹讲了论语,就 不会有这样的笑话了。
  说到这里,我突然想起一个于丹老师讲《论语》之后的笑话。这位老兄是我的一个好友人。在一个大学里担负 比拟主要的职务。记得于丹刚讲《论语》未几,那时人人在念叨《论语》。这位老兄也赶了回时兴。我有事到他办 公室里去。去了当前,他大谈对《于丹论语心得》的见解。他说完了,我就问他:你看过《论语》吗?你看过《论 语》原文吗?他只能王顾左右而言他:“书我是买过,但读吗,不读过。”
  我说这两个例子的意思很明白。即使在中国的高等常识分子中,当真读《论语》的人也不是很多。霍校长手里 拿了本《论语》书,我一看就知道那书很新。我不知道平凡霍校长读不读《论语》,但手头这一本显然是新买的。 可能是霍校长请我来讲课,现买了一本。
  二、对于《论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大家都知道“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故事。北宋的宰相赵普曾经说过,“臣曾经以半部论语帮天子你夺得了天下 ,我呢,臣又用半部论语帮您治天下”[1]。这一下,《论语》可了不得了。成了治国安邦的经典。其实《论语》是了不得,但没有了不得那么大的水平。从 《论语》诞生到现在,那么多人读《论语》,真正以《论语》治天下的并不多,真正到了宰相的人也不多。当然, 宰相自身并未几。但论语对中国的影响那是不能小觑的。在100年前,中国的读书人没有一个人不读《论语》的 。不读《论语》就不是读书人。但现在不一样了,大多数人没有读过《论语》,即便受过高级教育的大学生们、研 究生们,也没有几个人读过《论语》,所以,华中科技大学的杨叔子教学请求他的研究生们要读《论语》,读《道 德经》。杨传授曾经讲过,中国人至少应当读两本书,一本是《论语》,一本是《道德经》[2]。
  对于《论语》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政治家读论语,喜欢研究论语中的为政思惟;治理学家读《论语》,研 究论语中的管理思想;教育学家读论语,或者说搞教育的人研讨论语,爱好研究论语的教导思维。哲学家研究论语 ,那当然是从哲学方面,它站在哲学的高度探讨孔子对世界的意识。自从2000年出生以来,影响了一代又一代 的中国人。有个人研究《论语》,他别的不研究,就专门研究《论语》中的成语。他发明,中国的很多成语来自《 论语》,或者是跟《论语》有关系。据他的研究,出自《论语》或者与《论语》有关联 的成语有200条之多[3]。老师们,个别中国人,假如头脑中有如果有1500条《成语》,那就能够做到下笔成章。如果控制了《论语》 中的成语,就基础上把握了六分之一。
  我想这里强调一点的是,《论语》不谈论鬼神。《论语》不议论鬼神,《论语》把重要精神放在关于人际关系 的探讨上。孔子有个学生叫子路,比孔子小八岁,有的说小九岁。他曾经问过孔子,老师啊?怎么侍 奉鬼神[4]?孔老夫子就告知他,“不能事人,焉能事鬼”?你还侍鬼呢?你连人都侍候不好?你怎么服侍鬼神?其实孔老夫 子是告诉他的学生世界上没有鬼神。还有一次孔老夫子一个学生樊迟问,老师啊,如作甚知,孔老夫子就告诉他的 学生说,“敬鬼神而远之[5]”。讲到这里,在座的老师可能说,这有啥?不就是不信鬼神吗,我就不信鬼神。老师们,我们是在2500以后 谈论这个问题。如果从孔子生活的年代,不信鬼神可是件了不起的事。有的人可能说,孔老夫子叫做“五十而知天 命”,这“天命”是怎么回事?在孔老夫子的心目中,天命不是指运气,而是指天然法则。《论语》中还说,“子 不语怪力乱神”。孔子不讲怪的东西,暴力的东西,神神乎乎的东西。
  《论语》内容很宏大,但字数很少,一共20篇,13000多字。我不是仁者,我不是智者,我是个普通人 ,extreme paul smith,但作为一个普通人,也有一般人的看法。我对《论语》怎么看?我对《论语》怎么看?我对《论语》的意见是以 为这是一部关系学著述。《论语》就是探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部教诲人如何处理关系的学识。《论语》的巨大 贡献在于提出了处理人际关系的具体准则、正常准则与最高准则。
  三、六种人际关系及其处理的具体原则
  人在社会中面临的关系并不庞杂。细心想想,人面临着六种关系:夫妻关系、父子关系、兄弟关系、君臣关系 、朋友关系、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孔子的奉献在于提出处理这些关系的最高准则,基本准则与详细 原则。
  人毕生当中可能永远被三个问题迷惑: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如果从哲学上解答这个问题,我解 答不了。但我们只有不是钻牛角尖,这问题很好答复。你是谁?你是人。你从哪里来?你从你父母那里来。你到哪 里去?你走到哪里算哪里,你违心到哪里就到哪里。很简略的问题吗!
  第一种关系是父子关系。人从父母那里来,就首先要处理好与父母的关系,孔子提出处理父母关系的原则是父 慈而子孝。做父亲的要慈祥,做儿子的要孝敬。孔子不讲偏颇的话,他是个辩证法巨匠。他讲两个方面。如果父不 慈,则儿可以不孝?这个孔老夫子没有讲过。作父亲的,就是要关怀你的孔子,酷爱你的孩子,尽到你做父亲的义 务。论语中还讲到,“父母唯其疾之忧”,没有一个父母不牵挂自己的孩子的。
  说到子孝。这里有个笑话。是与孝有关的。《论语》当中,孔子的许多学生都问过孝的问题,但孔子都给了不 同的回答。比如子夏曾经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答,“色难”[6]。意思是孩子如果在父母面前坚持温和高兴的神色很难。如果做到了这样,那就是孝。我的一个学生听我讲了《论 语》,寒假当中就试图依照“色难”的要求去做,就写了一两个字“色难”挂在家里。父母不解其意,就去问村里 的文化人。村里的文明人来了,看了“色难”两字就说,这还不容易懂得?色难就是找媳妇难,孩子为媳妇犯愁了 。找个媳妇就好了。
  第二种关系是兄弟之间的关系。当时一对夫妇可能生良多孩子,且许多孩子都是在一个大家庭里生涯。兄弟多 了,就面临一个如何处理关系问题。于是孔子提出了处置兄弟之间关系的详细准则,那就是悌。看看这个悌,很有 意思,这边一个竖心,这边一个“弟”,意思是把弟弟放在心里。放在心里就忘不了,忘不了才会想到照料。悌的 意思是作哥哥的要尊,要让;作弟弟的要恭,要敬;论语中孔子对他的学生讲,弟子要“入则孝、出 则悌[7]”。实在当初乡村中还保存着这种兄尊弟恭的传统。兄尊弟恭,家庭能不协调吗?
  第三种关系是朋友之间的关系。人在社会上谁没有个好朋友啊。比方在礼参中学,可能有多少个人关系无比好 。人与人关系十分好,怎么来的?你可能说是臭味相投,你可能是世交,但你与这个人关系好,只有一个字,你们 之间讲究了一个“信”字。两胁插刀也好,倾家相助也好,为什么?讲究了个“信”字。他把你当成好朋友,是因 为你讲信,你把他当成好朋友,是由于他讲信,他谈话算数。不算数,你怎么可能把他当成朋友呢?所以好朋友之 间的关系,就一个字,信。在从前,同门为朋,同道为友。而现在,朋友是一个词了,Gucci Shoes。朋友之间没有血缘关系。没有血统关系的两个人要想保持一种久长的关系,只有一种措施,信。说话算数,彼此 信任。孔子讲,“背信弃义,不知其可也[8]”。一个人不讲信,别人就不知道你是个什么样的人。不晓得你是个什么样的人,也就无奈信赖你。所以朋友之间 要讲求信。现在社会倡导信,实际上是把社会上的其余人当朋友看。因为只有朋友之间才可将讲究信。没有据说过 在敌人之间讲究信的吧。在敌人之间讲究诈,兵不厌诈。那一套不是孔子,是孙子。孙子兵法十三篇、三十六计等 都是讲的这个东西。
  第四个关系,是君臣之间的关系。君臣关系实际上就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引导与部属的关系。一个人在社 会上不管你本事如许大,你可能是别人的部属,你本领不大,也有可能是别人的领导。一个人表演了两种角色。在 领导眼前你是部属,在部属面前你是领导。好比说霍校长,在礼参中学是一把手,在这里是君,是领导者,然而到 了县教育局领导面前,他又是部属。再比如王传民书记,在邹平县是县委书记,一把手,说了算。那是相对的领导 ,党领导所有吗。但到了市领导那里,到了省领导那里,他又是部属。所以每个人在社会上,有可能是别人的领导 ,同时你又是别人的部属。孔老夫子提出了处理君臣关系的具体准则,那就是君礼而臣忠。做领导的,要礼;做臣 子的要忠。当时定公问孔子:“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侍君以忠。”你对领导 如果是不忠的话,你想让领导用你,那是不可能的。一个人不忠于他的领导,确定不是一个好部属。不忠于领导, 很难得到重用。领导评估部属普通两条尺度,品学兼优。德放大才前面。德才兼备者必用,德小才大者可用,无德 有才者慎用,无德无才者不必。我常常问我的学生讲,什么是能力?学生的回答很多。才能?外语强!现在是寰球 化时期,说嘴呱呱响的外语,外语好这就是能力强。会开车,有驾驶证,这是能力。盘算机本考出来了,得了个几 级证书,这也是能力。这是不是能力?是能力。但如果这些能力得不到发辉,那什么能力也不是。能力是什么?能 力是得到别人信任的能力,获得别人信任的能力。你不忠于人家,人家怎么会把机遇给你,你没有机会,你也就没 有任何能力。这些都是讲的臣忠。但还有一点不能疏忽,那就是君礼。作领导的不能大呼小叫,不能嗷嗷的叫,不 能在那里两手插腰大发性格。真正做领导人的人都是出言不逊、和蔼可亲、温良恭俭让,一幅谦谦正 人的形象。
  第五种关系是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孔子提出了处理社会成员之间关系的具体准则,那就是见义勇为。《论语 》中讲,“见义无为非勇也”。什么是义?义者宜也。宜就是应当做的事。你走在大巷上,有个小流氓欺侮一个女 孩子,你挺身而出,好汉救美,这是见义勇为,你装着没看见,去打酱油,就不是见义勇为。关于这个问题,我想 一提就过。
  当然还有第六种关系,是夫妻关系。在《论语》中孔子讲得比较少,或者说没有讲。但我们从孔子的一贯思想 中可以猜出来。孔子很尊重女性,固然孔子讲过“唯君子与女子难堪养也”。但那是讲的一种心理情形,在这之后 还有一句话,叫“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孔老夫子说,这小人,有个弊病,你对他好吧,关系搞得近吧,他就上头扑脸;你对他远吧,他就嫉恨你。孔 子讲的是这样一种心理状态。当然,在座的女老师可能没有这种心理状况。你最好不要对号入座,ChopardReplicaWatches。孔子提倡阴阳相合,讲究相互尊重,讲究男女平等,讲究鹿车共挽。孔子绝对没有男尊女卑的思想。男尊女卑是 后人的思想,是不能记在孔子身上的。
  四、处理人际关系的一般原则:恕
  上面讲的是六种关系,以及处理这六种关系的具体准则。其实,孔子还提出了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与最高 原则。基本原则也就是一般的原则。我认为,孔子提出处理人际关系的一般原则是恕。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原则是 “仁者爱人”。
  我们先来看看这个基本原则:恕。“恕”就是如心,就是将心比心,就是推已及人。“恕”这个概念是孔子对 他的好学生子贡讲的。子贡是孔子学生中成绩最大的一位,恐怕在《论语》中向孔子发问题、与孔子探讨问题最多 的人是子贡,当然,说孔子好话最多的也是子贡。孔子的许多思想,都是在与子贡探讨问题时提出的。有一次子贡 问老师,老师,有没有一句话可以作为终身履行的领导思想,孔子就说了这样的话,“其恕乎”!并且对子贡进行 懂得释。孔子的说明就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咱们看一下原文,这段话出自《论语・颜渊》。子贡问曰:“ 有一言而可以毕生行之道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是很谦逊的,与自己的学生探讨问 题时也都是用的商量的口气。但就是以这种磋商的口吻,孔子提出了处理人际关系的根本准则。我请大家留神,孔 子提出的准则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这句话抒发了孔子一种 对别人同等跟尊敬的立场。当自己要做某件事的时候,先将心比心地想一想,如果更换一下地位,本人是否乐意碰 到这样的事;如果自己不乐意,就不能做这件事。是不是“已所欲就施于人“呢?也不是。你喜欢的货色别人不必 定喜欢。中国人常说的话就是强扭的瓜不甜,可能表白的就是这个意思。
  五、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原则:仁者爱人
  除了如以外,孔子还提出了孔子还提出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最高准则,这就是“仁者爱人”。这爱人的思想 ,比恕的思想要求更高,“恕”只是要求将心比心,推已及人;而这“爱人”,却不那么轻易。观察一下人的心理 ,察看一下四周,视察一下自己,就会发现,一般的是恨的成分多,爱的成份少,恨多于爱。也恰是因为如斯,孔 子才提出了“爱人”这个概念。当然,孔子知道这个要求比较高,在前面加了仁者二字。孔子的意思很明白,兴许 只有仁者,才干做到“爱人”。
  “仁者爱人”的思想也是孔子在回答其学生的进步时提出的,孔子有一个学生叫樊迟,本事不是很大,时常给 孔子赶车,所以接触孔子的机会比较多,问问题也比较便利。有一次专门问孔子什么是仁,什么是智?孔子给他说 ,所谓仁,说是爱人。所谓知,就是知人。樊迟比较笨,对什么是仁,当时就清楚了,但对于“知就是知人”,不 明白。就持续问老师,老师说,“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仍是不明确,就去问子夏。子夏接洽历史,给他讲 了一大篇话,樊迟才明白。有就后人就把“仁者爱人”作为孔子的主要思想加了总结[9]。
  现在我们来回想一下我刚才所讲的内容。我对《论语》的看法是《论语》是一部关系学著作,人在社会中存在 六种关系,孔子不仅提出了处理这六种关系的具体原则,还提出了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与最高原则。我们想想 ,如果全社会都按照孔子提出的原则去行事,那我们社会一定是个和谐、安宁、详和的社会。但孔子深知,不是所 有的人会认同这些原则,所以孔子还提出“以礼仪之”与增强自我涵养的方法。这是后话,以后有机 会再讲.
  王蔚依据录音整顿(2009.2.15收拾结束)
  [1]据宋人罗大经《鹤林玉露》所记,太平兴国年间(976年-984年),赵普第二次做宰相,朝中有人不服,嘲笑他平生所读只一部《论语》罢了。宋太宗赵光义闻言召见赵 普讯问。赵普回答:“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后代论者多 有为他抱不平的,说赵普所言纯属自我解嘲之戏语,没想到后来竟成了人们或褒或贬他的凭借。(见 http://www.ycwb.com/gb/content/2004-03/09/content_654586.htm)
  [2]“最后,我还要讲一句,我支撑这一说法,作为中国人,至少要读两本书,一本是《老子》,一本是《论语》。或 者,这就是我重读《论语》最主要的体悟吧!”,见http://bjmsg.focus.cn/msgview/128/2/18584010.html。
  [3] http://cy.5156edu.com/page/18408.html。
  [4]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曰:“敢问逝世?”曰:“未知生,焉知死?” 见《论语进步篇》。
  [5] 6・22 樊迟问知(1),子曰:“务(2)民之义(3),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 堪称仁矣。”
  [6] 见《论语 为政》。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认为孝乎?”
  [7] 见《论语 学而》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8] 见《论语 为政》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
  [9] 原文是这样的: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onitsuka asics。」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孔子而问知,子曰: 『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 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论语 颜渊》
kodybyan64ap is offline   Reply With Quote
 


Thread Tools Search this Thread
Search this Thread:

Advanced Search
Display Modes

Posting Rules
You may not post new threads
You may not post replies
You may not post attachments
You may not edit your posts

vB code is On
Smilies are On
[IMG] code is On
HTML code is Off


All times are GMT. The time now is 03:58 AM.

 

Powered by vBulletin Version 3.6.4
Copyright ©2000 - 2024, Jelsoft Enterprises Ltd.
Free Advertising Forums | Free Advertising Message Boards | Post Free Ads For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