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腿也能撑起一片天
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愿了了,曹祖培来到亡妻墓前祭奠。
被磨破的双手
没有公路,吃肉也会噎死人:村民向定柏吃饭时一块肉呛进气管,刚抬出1公里,就咽气了。就医不及时,死 人的事,在这里时有发生;
没有公路,洋芋卖不出去,养头肥猪卖得请6个人抬,一头猪起码少收入200元;
没有公路,山路齐人高的草丛总是将上学的娃儿全身打湿,孩子们只得裹着肥料口袋去上学;
修路的事再不能等了!
2006年3月,巫山县骡坪乡骡坪村村民自发出钱,靠肩挑、背扛、手刨……整整花了三年时间,一群老弱 病残的山民,硬是在山崖上抠出一条10公里长的公路!
路之难 路之艰
为修路,三年不吃肉
巫山县骡坪乡骡坪村,距县城45公里,海拔1050米。因地理条件差,骡坪村一、二社公路一直不通,唯 一一条通往乡场的山路陡峭崎岖,四五公里要走近两小时。
“修路!自己搞,莫等政策了!”2006年3月,骡坪1组组长向安成统计村民意见,参加会议的17人, 齐刷刷举起了赞同的手――17个人里,有4个五保户,2个残疾人,8个60岁以上的老人……
数次开会后,村民决定,全组58人每人投资600多元购买爆破物资。
山民穷得人均600元钱都拿不出。群众会上,从没上过学的黄克珍一席话让村民鼓足了劲:“钱不着急!只 要我们心往一处想,三年不吃肉,总可以把路修通!”
58岁的黄克珍,丈夫残疾没劳力,大伯是傻子,因太穷,儿子32岁也没娶到媳妇。
修路的事定下后,黄克珍卖了腊肉和两头肥猪,又到信用社贷款,凑齐5口人3000多元的筹资,第一个交 上去。
路之艰
老弱病残刨出一条路
70多岁的孙德印无儿无女,是村里的五保户。考虑到他年事已高,领导小组没给他安排任务。但开工那天, 孙德印自己提着锄头、扛着钢钎怒气冲冲地赶来:“他周继云(另一位74岁的老人)能修,我孙德印就不能修啊 ?”他一边发“脾气”,一边“捡”个标段修起来。
“我无儿无女,是乡亲们照顾我到今天,莫说我还要享受几年(公路带来的好处),就是享受不到,我也要搞 嘛!”孙德印对“组织”的安排很不满。
73岁的向定志老人被人笑称“修路的中坚力量”――他所在的3人筑路小组,一位是体弱多病、现年46岁 的周树明,另一位是已经74岁的周继云老人。
按“规定”,早上8点出工,下午6点收工,中午还有两小时吃饭时间。但每天早上6点过,17个村民便一 个早似一个赶到工地,晚上天黑才回家。中午,没人愿回家吃饭。家里有人的,都是送饭到工地,没人送饭的,早 上出门时带几个煮熟的洋芋,中午扯把野草烧热,就着白开水就是一顿。
腊月三十,17个村民也没一个缺席,直到下午才回家准备年饭……
修路几乎全靠体力,肩挑、背扛、手刨,遇到稍大的石头,常要全组出动才行。工具全靠原始的锄头、钢钎, 每个修路的人手,都打出了血泡,磨出了茧子。
496个日夜过去,前年7月,一条4公里长、4.5米宽的碎石公路,
shoes prada,在骡坪村1组蜿蜒开去。
路之辛
单腿也要上“战场”
当汽车的声音在骡坪1组响起时,骡坪2组的26户村民也坐不住了。
2008年1月,另一条村道在骡坪村开工。
62岁的五保老人朱钦春,跟着残疾的弟弟一起生活。生活原本捉襟见肘的他们,卖掉家里肥猪、腊肉、鸡, 又到银行贷款,凑了8000元交到修路领导小组。
59岁的贾泽文,10年前在新疆挖煤遇塌方,左腿高位截肢。装有假肢的他,平时走路都得拄拐杖。按“规 定”,他是可以不出工的。但开工那天,他拄着拐杖,带着手锤在工地上找到村干部:“我砌石头的技术好得很, 别人砌我还瞧不起呢,凭啥不喊我?”他把拐杖一扔,坐在地上砌起堡坎,砌到高处,他就半撑着拐杖半靠在坎上 ,这姿势经常一保持就是半天。
长时间的摩擦,安假肢处被磨出了血,晚上,贾泽文经常疼得直叫,妻子为他按摩、擦润滑剂后 才能入睡……
路之慰
妻啊,路通了,你可以闭眼了
61岁的曹祖培是骡坪村2组修路发起人,妻子贾泽春是他忠实的“拥趸”。
今年正月初十,村级公路初具雏形。贾泽春扶着婆婆过主干道时,被一辆摩托车撞飞。曹祖培把她送进医院, 满身是血的她摆摆手,让丈夫回去修路:“路不修通,我死都不瞑目。”
一语成谶,3天后,贾泽春不治身亡。
曹祖培将她葬在了正修建的公路边。村民集体操办完后事,嘱咐曹祖培在家休息。没想到,第二天,村民刚到 工地,曹祖培就扛着锄头来了,身后,跟着两个已在城里安家的女儿:“修路是妈妈的遗愿,我们要 帮她完成。”
从此,曹家父女3人每天准时出现在工地上,直到今年4月底公路贯通,一天也没缺席……
今年4月底,一条6公里长的公路终于贯通。
5月4日,雨后初晴,杨家包山上云雾缭绕,满山遍野是成片的白色土豆花。骡坪村2组全体村民自发赶到贾 泽春坟前,曹祖培带了厚厚一摞纸钱:“泽春,公路通了……现在,你放心地闭上眼睛吧……”他的脸上挂着笑, 眼泪却止不住淌出来。
“路通了,希望就来了。”村支书朱崇文看着漫山遍野的土豆花说,这条10余公里长的路,虽让村民们负债 20余万,但大家却乐呵呵的:1组家家户户已喝上自来水,以前的光棍快当爸爸了。全村发展蔬菜1000亩、 烤烟800亩、板栗3000亩、生猪3000余头,农民人均纯收入提高到了3050元。
曾经的骡坪村民从不敢问路在何方,如今,幸福的路就在脚下……
蚂蚁搬家,老人小孩齐上阵。
记者 张一叶 张水红 文 通讯员 宋开平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