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某在整理刚收购来的物品
在合肥,有这样一家新开张的公司,它专门向环卫工人收购在街头捡到的钱包、证件等遗失物品,一一明码标 价后送还失主,并按标签收费。尽管公司负责人称开张以来他一直在做赔本生意,也遭到过不少怀疑,但他仍然认 为这会成为一个赚钱的商机。
有人大量收购失物
“身份证一张十元钱,银行卡、折扣卡两三元钱,一个钱包二三十元,这些东西被收购去究竟做什么?”近日 ,一名张姓读者告诉记者,有人在火车站、汽车站等地方大量收购身份证、银行卡等被人遗失的物品 ,比较蹊跷。
据张师傅介绍,他的爱人是清洁工。这些天,有一名男子将一些名片散发给他爱人,称环卫工人捡到的皮夹、 钥匙、银行卡、驾驶证等各种证件,他都可以收购,而且每样都明码标价,并称这是为了帮助那些丢失东西的人, 完全属于公益。“我爱人平时确实见到过不少被丢弃的钱包,大多是小偷偷完钱后丢掉的,但是这样的东西怎么可 以去卖钱呢,万一别人拿去犯罪怎么办?也不知道这个男的说的是真的假的。”张师傅称,他爱人拒绝了对方的请 求,但仍有不少环卫工已经答应和他合作,只要一个电话,他就会直接来收购物品,现场付款。
拾金不昧被标价不妥
拾金不昧却被贴上价格标签,对此,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顾骏表示:拾金不昧是个人行为,拾到物品的人可 以向失主要求在送还过程中产生的成本,而不是报酬。但是如果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公司收取这些失物,并明码标价 还给失主,性质就发生了变化。路人把别人遗失的物件交给以盈利为目的的私人公司,本来就是不妥的。这样的盈 利机构也很难获得公信力,产生的风险失物招领公司是很难承担的。但如果有公共机构委托这样的公司提供失物招 领服务,它就有生存的可能性。
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刘阳认为,政府应该设立专门的失物招领机构,构成一个失物移交、招领的畅通体系。“ 如果我们单纯地骂失物招领公司是在趁火打劫,没有考虑到市场因素,也是不合理的。”
贺媛媛 本报见习记者 陈牧 本报记者 周晔摄影报道
反映
观点
失物招领明码标价
这名男子收购钱包、卡证究竟是什么目的呢?昨天,记者根据读者提供的电话联系上了这名孙姓经理,并来到 了他位于合肥市凤台路和合瓦路交口附近的办公地点。孙经理介绍,他的业务就是收购钱包、卡证、钥匙等,然后 再联系失主,上门归还。
孙经理名叫孙某,他开的这个服务中介公司叫“物归原主失物招领服务中心”,墙上有“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 ”和“税务登记证”,今年8月份开张,老总和员工都是他一人。办公室里挂着一个“价格表”,上面写着:“身 份证:60元;驾驶证:30元;毕业证:80元;银行卡:10元;钥匙:30~1000元;钱包:10元~ 1000元……”
“我的经营完全是合法的,
moccasins tods,就是在失主和捡到失物的人之间搭建一个平台。”孙某说。
自称属于公益行为
孙某称,虽然墙上有明码标价,但他的行为是公益性的,不收取费用或只收取一点最低的成本费。随后,他翻 开一本收据给记者看,收据上记录着失主的姓名、失物以及费用,确实有一部分没有登记费用,
asic wrestling shoes。
记者随机找了一张:“朱某,身份证1个、银行卡2个、钱包1个,费用20元。”并联系了朱姓失主。对方 表示,她确实只花了20元将她的东西赎回,“我觉得还蛮值得的。当时那个孙经理说他们是公益的,让我看着给 点费用,我就给了20元。”但孙经理介绍,他从环卫工处收购这些东西就花了30元。
收据上也有人给了100元费用,孙经理称,这是失主为表示感谢、坚持而为。记者又联系了一个没有支付费 用的失主周某,该女子称:“当时我想给他20元,
交通协管员劝女子勿闯红灯遭拳击谩骂,
discounts on ugg boots,但他没有要。”
孙某说,他开这个公司以来,一个月要折本5000元左右,目前投入了3万多元,一分钱也没有赚回来。“ 我向丢了东西的人要钱,觉得有点趁火打劫的味道,所以别人愿意给就给点,不愿意给就算。”
环卫工人成收购源
“我和小偷没有关系,虽然收购来的钱包大多都是小偷丢掉的,
婴儿患怪病全身不停脱皮引网友关注。”当记者将之前张师傅的质疑抛出来时,孙某急忙撇清关系,“小偷也不会为了这几十块钱冒险将东西卖给我的 ,他不怕警察从我这里抓到他吗?”
孙某介绍,他收购失物的主要来源是环卫工人,“我每天都拿着我的名片,骑着自行车到大街上去找环卫工人 ,推介自己,
discount asics gel shoes。也有许多环卫工人怀疑我,说我这是犯罪。”“现在已经有了一些固定的线人了。”据介绍,从9月份开始,孙 某一共收购200多次环卫工人捡到的失物,他已经找到失主40多名。就在和记者聊天时,孙某还收到一个环卫 工的来电,称其刚刚捡到一个钱包,孙某答复道:“我马上骑车过来拿。”
“我只收购刚刚捡来的东西,超过一个星期就不再收购了,
nike zoom kobe v,那时失主可能已经挂失或者重新办证了。”孙某说,他每次收购到东西后,通过网上发布等方式联系失主,甚至 直接骑车按照身份证地址找上门。
把它看成赚钱商机
“这是个新兴行业,但谁会愿意做赔钱买卖?”在记者的追问下,孙某表示:“目前暂时是公益性的,先将名 声打出去,以后可能还是要收费的。”
孙某说,他也看到其它城市有人做这个行业,但成功的并不多,目前合肥也就他一家。“市场其实是非常大的 ,目前我只是骑车到了合肥的火车站、汽车站等地,就已经忙不过来,所以这个行业如果做得好是能 赚钱的。
探访
各地失物招领公司都咋样?
链接
江苏首家“失物招领公司”生意惨淡发人深思。
――2004年1月25日《现代快报》
兰州首家失物招领公司入不敷出,无奈改家政。
――2007年9月13日《法制日报》
兰州首家失物招领公司夭折,有偿招领受义与利的责难,
north face clothing。
――2007年9月20日《甘肃经济日报》
有偿失物招领公司现身郑州5年,专家建议政府接管。
――2010年6月3日《河南商报》
杭州失物招领公司开高价,失主拿回车钥匙需赎金一千,
美女穿比基尼做乳腺癌调查 男士踊跃作答(图)。
――2010年8月26日《钱江晚报》